初中语文文言文教材衔接和编制依据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材衔接和编制依据

  一、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材概念和衔接

  1、语文教材概念内涵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思想教育及文化教育的综合教育读物,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学过程中衔接教师和学生的重要介体。教师应用教材传授教材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教材接受教师的教授,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语文教材是教学三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材内容的衔接应该根据大纲要求和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

  2、衔接原则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衔接应该按照这几个原则进行:(1)科学性。要做到正确性,即教材必须科学、严密、准确;适度性,即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等安排内容;循序性即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规律衔接教材内容。(2)统筹性。初中教学是阶段性教学,要求语文教材文言文衔接从整体上进行规划、统筹、设计、衔接。(3)教学性。教材衔接要满足教师的可操作性,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创新性。要独具特色,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文言文衔接的意义

  初中语文能力的培养衔接体现在:(1)阅读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文言文的课程标准对于阅读能力的定位是阅读习惯养成和理解阅读基本内容,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感悟,享受文言文的文字美、思想美;(2)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文言文的学习不仅要提高写作能力,还要提高口头交流、表达能力,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材衔接概述

  1、衔接的现状

  苏教版共有31篇文言文,其中75%左右是记叙体。议论体主要有《马说》、《孟子二章》、《出师表》三篇。说明体有《活板》、《核舟记》及《<梦溪笔谈>二则》三篇。主要以记叙体为主,主要是因为该体裁类文章学生容易接受、有兴趣学习。说明体文在七年级上册开始,议论体在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

  2、衔接的优缺点

  (1)优点:苏教版语文教材文言文以新语文课标作为指导,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从衔接上看,体现了全面提升学生整体语文素质,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教学要求,以记叙体为主,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2)缺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衔接数量相对较少,且衔接较为分散,不利于学生文言文语感培养。

  三、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衔接的’对策

  1、掌握文言文学习规律,科学合理衔接

  文言文内容衔接的要求:(1)文章年代由近到远。年代近的语言成分和现代语言成分交叉较多,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比如《幼时记趣》(清代)在苏教版七年级第二单元,再如《口技》、《核舟记》等都是明清文章,包含现代汉语成分较多,学生易理解,适合在初学阶段学习。(2)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由少到多。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在古文衔接上,应该严格按照这一原则进行,初学期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应该较少,降低学生理解和掌握古文的难度,比如《赵普》有十几个实词和七个左右的虚词。因此,衔接上应该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逐步增加实词和虚词的数量和难度。(3)文章内容要由浅到深。古文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越容易越熟悉,接受就越快,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等,都是熟悉的寓言故事,较为简单。

  2、丰富教材的导读体系,增强学习指导

  苏教版主要以主题形式组成,在每个单元前有“开启语”,具有导读作用,但是只是在每个单元的前面设置,对学生的学习和阅读指导不够具体、系统。可在每一篇古文前设置一个导读,简单的导读可以给学生留下感染力强、生动有趣的印象。要注重从三个维度,特别是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导读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丰富教材文言文的导读,有利于学生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适应青少年的身心特征,增强教材梯度

  语文的教材具有审美价值,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言文衔接上应该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教材内容可按照文章的描述插入一些图片,增强直观性和美感,比如苏教版七年级《刻舟求剑》就配有彩图。在八年级、九年级则可适当减少插图,加入一定的文言文注释、补充内容等,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教材的可读性,按照一定的梯度,设置教材内容。

  四、结语

  初中语文教材的衔接和编制应该考虑到各个方面,不管是知识的安排、能力的培养及教学方法的指导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衔接应该立足于学生,结合时代的发展需要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要求,做到科学、合理、系统的衔接文言文内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6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这两句是说,秋霜能使万物改变颜色,一年四季中,冬日万物凋谢,景象萧条、寂寥。时诗人遭贬,心情沮丧,写景寓情,情发于中,蕴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2
  • 韩愈《原道》原文及翻译

    韩愈《原道》原文及翻译   导语: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韩愈《原道》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传曰:…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57
  •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之通假字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之通假字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3…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8
  • 文言文复习的方案

    文言文复习的方案   教学类型:复习课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引语:   同学们,大家知道,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2
  • 《南史·陆杲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南史 陆杲,字明霞,吴郡吴人也。祖徽,字休猷,宋补建康令,清平无私,为文帝所善。元嘉十五年,除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加督,清名亚王镇之,为士庶所爱咏。二十三年,为益州刺史,亦加督,…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270
  • 行香子 吴藻

            长夜迢迢,落叶萧萧,纸窗儿、不住风敲。茶温烟冷,炉暗香销。正小庭空,双扉掩,一灯挑。…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0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