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策略初探

文言文教学策略初探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

  1.文言文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

  文言文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因此,教师在初中阶段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让学生明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如同为学生扫清通往古代文化遗产宝库的障碍,让他们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祖国文化遗产的养分,聆听先古圣贤的千古绝唱,这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学习文言文可以修生养性,提高文学鉴赏力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在这时期,品读文言文会使其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文言文中涵盖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心态与情怀,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奇葩,是流传千古的文化精髓,不仅布局严谨,行文简洁,而且气韵生动,文采斐然。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就能在今后的阅读与写作,以及现代文的学习中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高的鉴赏能力,就能更好地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深刻感情,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1.纠正认识,阐述文言文学习的意义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强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时最重要的动因。”由此可见,端正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文言文教学现状是学生不想学、不愿学,究其原因大多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没用,作为古代的书面语言,已经在现代生活中失去使用的环境和交际的功能。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动机的缺失,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于无根状态。对此教师可以从提高语言素养,继承民族文化,提高审美修养三个角度阐述学习文言文的.巨大价值,从而引起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动机,调动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强烈欲望和兴趣。

  2.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巧妙的导入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还可以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文言文对学生而言比较难懂,但老师的一句幽默之语,巧妙导入,往往能让古文“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同投石激浪,让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例如,笔者在讲授《愚公移山》时,讲到“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孀妻”和“遗男”的含义,问学生:“孩子的父亲会同意他去帮愚公搬泥吗?”这一问不打紧,一石激起千层浪,最后得出结论:“老师,他没有父亲,他是寡妇的儿子。”笔者顺势问其理由根据,然后指出“孀妻”和“遗男”的含义。这样,不仅让学生乐于思考,轻松学到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来。

  3.通过诵读,培养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古至今,在文言文学习中诵读都备受肯定与推崇,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教师不仅要将课文讲解详细、全面,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诵读水平,用心揣摩文本,反复练习,通过引导学生准确诵读,鼓励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品味、鉴赏文言文作品,在读中受到熏陶。例如,笔者在教授《岳阳楼记》时,先为学生示范诵读:以平和的语调诵读第一段,以激昂的语调诵读第二段,以缓慢、低沉的语调诵读第三段,再以轻快的语调诵读第四段。在笔者的范读中学生感受到文言诵读的魅力,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学生都跃跃欲试,也都想着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而激发出文言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4.授之以法,使学生会学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不用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不用教。”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都告诉我们同一道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至关重要。教给方法,学生不仅学得轻松,学得高兴,还能受益终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诵读,使学生能读通、读懂、读活、读透;其次在文言文教学中还应注意督促、引导学生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常识,包括文言虚词、实词,文言句式等,积累一定的阅读量、背诵量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自学能力的效果;最后还要教会学生使用有关的工具书,比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还有文言文各种译文选本。

  总之,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领悟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使文言文教学教得好、教得新,教出灵性,真正发挥其作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7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赵普宋史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赵普宋史文言文原文: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太祖尝与语,奇之。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8
  • 关于二十四节气冬至的古诗

    冬至宵难短,孤眠恨自长。整理了35个优美的冬至的古诗句子送给大家。 1、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2、冬至寒食一百五,中有一转平实语。 3、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吹灯窗更明,月照…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99
  • 文言文对比习题附答案

    文言文对比习题附答案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3
  • 《金史·路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金史路铎,字宣叔,伯达子也。明昌三年,为左三部司正。上书言事,召见便殿,迁右拾遗。明年,卢沟河决,铎请自玄同口以下、丁村以上无修旧堤,纵使分流,以杀减水势。诏工部尚书胥持国与铎同检…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01
  • 初三语文第五章《与妻书》文言文知识归总结

    初三语文第五章《与妻书》文言文知识归总结   一、1不能竟书而欲搁gē笔放下   2称chn心快意符合   3必不能禁jīn失我之悲经受   4使之肖xio我相像,类似   5一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83
  • 孟浩然――《题义公禅房》

    《题义公禅房》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8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