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岁暮到家》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请从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方面赏析两首诗歌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答案  相同点:两诗都颂扬了母爱的深厚和伟大,都通过细节描写刻画母亲的爱心,都选择寒衣针线这一母
爱的典型寄托物来抒情。都运用了心里描写手法,前者写母亲对儿远行的担忧,后者写归儿内心的惭愧。
不同点:孟诗把母爱比作春天的阳光,儿子如寸草,比喻贴切生动,又以反问句结尾,让人思考小草怎么能
报答得了阳光的哺育,提升了母爱的崇高。
蒋诗则通过刻画母子重逢的喜悦,用针线密,墨痕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思念,用怜清瘦,问苦辛,写出
母亲对儿子的慈爱,又细写儿子的惭愧心里,不敢诉说风尘的艰辛,直抒胸臆,对母亲的感激与敬爱表露无
遗。

[对比赏析]
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游子吟》这首诗是作者把母亲接到溧阳(现在属江苏省)时作的。游子是出门在外的人。诗中亲切而真挚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岁暮到家》写的是蒋士铨与其母亲经过远别而团圆时那种惊喜与伤感交加的真实场景。乾隆十一年(即蒋士铨二十二岁那年)春,蒋士铨出游,登匡庐及饶、赣诸山,还铅山应童子试,又过庐陵、抚州、建昌等地,风尘仆仆,于岁暮赶回江西居地鄱阳。诗中着意表现的母子之情,并没有停留在单纯、抽象的叙写上。而是借助衣物、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等使之具体化、形象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8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阅读答案

    后庭花 许棐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①,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②,落花吹遍。 注:①湘管:毛笔。②琵琶怨:汉代乌孙公主远嫁,很不情愿…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29
  •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试题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8
  • 苏轼《满庭芳·三十三年》阅读答案及赏析

    满庭芳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52
  • 雍裕之《农家望睛》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农家望睛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试题】     1.第三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7
  • 将木兰诗改成故事

    将木兰诗改成故事   篇1:将木兰诗改成故事   凄冷的月光倾洒在木兰那略显单薄的背影上,缓缓飘来的打更声突兀的响着,一下,两下……犬吠声幽幽的、空旷的飘荡着,传到很远,很远……狂…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9
  • 王庭筠《凤栖梧》阅读答案

    凤栖梧 [金]王庭筠 衰柳疏疏苔满地。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南去北来人老矣。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粲登临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 [注]指王粲的…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