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观书有感》苏轼《琴诗》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观书有感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1,从题材上看,这两首诗属于      诗。朱熹诗揭示的道理是          ,苏轼诗暗示的道理是                           。
2,分析这两首诗在表达上的不同。

答案:
(1)朱熹诗借大战船自在航行的条件说明事物都有其自身规律,不按照规律行事,硬是用人的蛮力去“推移”是不行的;苏轼诗通过琴音与手指的关系说明,单有好的客观条件或单有好的主观条件都是不行的,只有把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朱熹诗通过鲜明的形象体现理趣;苏轼诗通过两个浅显的假设表现理趣。

二:
(1)这两首哲理诗各揭示了什么道理?
(2)这两首哲理诗表现理趣的方法各有不同,试作分析。
参考答案 
⑴朱诗说明大战船自在航行,有其自身的规律,离不开必要的条件,硬是用人力“推移”,即使发挥了冲天干劲,也无济于事。
苏诗说明,只有好的客观条件或主观条件,还不能取得好效果,只有把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好效果。
⑵朱诗有鲜明的形象,由形象本身来体现理趣。苏诗用两个假设、两个提问表现理趣。

[分析]
古代诗歌的题材有山水、田园诗,送别诗,羁旅(行旅)诗,边塞诗,咏怀诗,咏物诗,怀古、咏史诗,哲理诗,爱情(闺怨)诗等等,应该能够加以基本的识别。练习8所选的两首诗都是阐述道理的,所以是“哲理诗”。
对于哲理诗必须弄清两点:一、说明(或隐含)着怎样的道理;二、这种道理是如何来表达(或显示)的——即表现手法。
题解1,朱熹的诗说,由于春水上涨,所以“艨艟巨舰”就像一根羽毛那样轻了;原来费了很大的力气也推不动,现在却在水中自然地漂动起来了——即“春水生”是“自在行”的条件。由此我们可以明白,朱熹诗中说的是事物的发展变化与必要条件的关系——事物的发展变化是需要恰当条件的,或者说当一定的条件具备了,事物就会发生变化。
苏轼的诗说琴放在匣子不会发出琴声,必须要手指弹奏才行;但是光有手指没有琴,也不会产生琴声。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想听到优美的琴声,琴和手指(善演奏的手指)两者是不可缺一的——即事物是互相联系的(用哲学来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互为作用的。
题解2,从表达上来看,两首诗是明显不同的。朱熹的诗先叙事,再转而对比、议论,由“事”而“理”,“理”由“事”出,在比较具体的叙述中显示哲理。苏轼的诗全是议论(虚写),问而不答,引人思考,在体悟中明白道理,显得更加含蓄、更加耐人寻味。(意思对、要点准即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8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里的通假字意思

    木兰诗里的通假字意思   导语: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木兰诗的通假,供大家阅读和参考。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通…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3
  • 《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三大战役是()

    《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三大战役是() A.定军山之役赤壁之战官渡之战 B.彝陵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正确答案) C.赤壁之战官渡之战荆州之战 D.官渡之战荆州之战骁亭之战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60
  • 《诗经·邶风·静女》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 邶:(…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64
  • 木兰诗话概括段意

    木兰诗话概括段意   导语:《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0
  • 《百嘉村见梅花》《菩萨蛮》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百嘉村见梅花 龚鼎孽① 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 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②。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4
  • 苏轼《右黄州寒食二首(其一)》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右黄州寒食二首(其一) 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胭脂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