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青门引•春思》阅读答案附赏析

青门引①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②,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③,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释]
①青门引:又名《青门饮》。
②中(zhòng)酒:醉酒。
③画角:古代军号,以竹木或牛角制成,亦有用铜制者,外漆饰彩绘,故称“画角”。

(1)从意象入手分析这首词的意境。(4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择其较主要的一种,试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3)联系全词说说首句“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有什么作用?
(4)黄蓼园对这首词的末句甚为激赏:“末句那堪送影,真是描神之笔,极希微窅渺之致。”(《蓼园词选》)词的末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
(1)答案要点:通过风雨、寂寞的庭轩、残花、楼头画角、重门、明月、秋千影等意象(2分),塑造出凄冷、孤寂、伤感的意境(2分)。
(2)答案要点:本词主要运用了抒情、烘托、炼字、象征、拟人等手法,前三种较为主要,可以从中任选一种加以赏析。
  示例一:这首词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1分)全词通过风雨、庭轩、残花、秋千影等清冷意象,寄寓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忧苦心境,词味含蓄隽永。(3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这首运用了烘托的手法。(1分)词中描绘了气候的忽冷忽暖,风雨至晚才停,侧面烘托了词人的心绪不安;通过描写隔墙的秋千之影,烘托出入夜后月明人静的凄清,进而烘托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抑郁的心情。(3分)
  示例三:这首词精于炼字。(1分)“乍”“还”“方”精确地表现出气候和天气的变化,暗切微妙人情。一个“醒”字,暗示出酒醉之深和愁恨之重。“那堪”二字,则揭示出为秋千影所触动的情怀之深。(3分)
  示例四:这首词运用了象征的手法。(1分)“残花”象征沧桑的人事,暗含词人对美好破灭的痛惜之情;“重门”象征紧闭的心扉,深刻地表现出词人抑郁的心灵。(3分)
(3)答:点明词的创作时间及其特定的气候环境,(1分)用从气候的忽冷忽暖,风雨时至的烘托氛围,表明了作者的心绪不安。(2分)
(4)答:末句描绘了月光下的秋千及秋千上人的幽微影子隔墙映射进来;(1分)这一联深刻地表现词人因影触动而思人,有感于自己生活孤独寂寞,而引发的怀旧情怀和忧苦心境。(2分)

5、对上面这首词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C)
A、上阕说春将尽,花已残;下阕说风送号角使我惊醒,明月送来秋千影。
B、天暖之感为“乍”;天冷之感为“轻”;风雨之定为“方”:词人感触之敏锐,不但体现对天气变化的频繁上,更体现天气每次变化的精确上。
C、“入夜重门静”以虚境象征词人痛苦的心境:夜色降临,词人心情更加黯然沉重。
D、结句指出溶溶月光居然把隔墙的秋千影子送了过来。词人写物只写物之影,但确实蕴含了隽永的词味。
6、这首词描写了风雨、庭轩、残花等典型景物,渲染了凄冷、伤感的氛围,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答:表达了词人孤独寂寞、怀旧忧苦的心情(1分)

7.词的下片中,作者说“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请分析作者的情感发展过程。(3分)
答:①作者于残花中酒醉而眠,随着画角声起,因风而醒,伤春浓愁未消,又添新愁。②寂寞庭轩,重门深锁,明月朗照,秋千影动,旧时往事涌上心头,秋千影动,荡秋千之人却渺然不知所之,此情此景,情何以堪?③伤春之情已变为怀人之悲。抓住“那堪更”几个字把握作者在上下片中情感的变化为重点。
8.诗词讲究营造意境,请简要分析本词为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意境?(4分)
答:①这首词借景抒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完美结合,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令人忧愁伤感的意境。(2分)②比如上片主要抒发伤春之悲,作者借“乍暖还清冷的时令”“风雨方定之夜”“寂寞庭轩”“残花”和“借酒浇愁之人”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令人忧愁的意境;(1分)③下阕借“画角之声”“相思明月”“重重深门”“楼头之人”和“秋千之影”等意象营造了一种相思不得之境,“秋千影”已和“楼头人”重重相隔,更何况人与人的相隔呢?(1分)

赏析:
此词为一首春日感怀之作,抒写寂寞情怀。词描写和渲染风雨初停后暮春月夜的萧瑟凄清,表达词人孤栖无奈的感伤悲愁。
词的上片写词人对春日天气变化的感触和心理感受。“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写春天频繁的天气变化。“乍暖”二字写出天气是突然由寒变暖;“还”字一转,引出天气的又一次变化:风雨突袭,有点轻冷之感。词人敏锐的感触,不仅体现在对天气频繁变化的感觉上,更表现在对词语的运用上:天暖的感觉是“乍”,天冷的感觉是“轻”,风雨消停是“定”。词人的遣词是如此精确,暗含了微妙的个人感情。“庭轩寂寞近清明”点出此时已到清明,直言词人的感受是“寂寞”。“残花中酒”进一步点出“寂寞”的原因:春天已到迟暮之时,花朵凋零,词人由此联想到世事的沧桑,感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破灭。因此词人借酒消愁,谁料更加重了心头的愁闷;“又是去年病”点出全篇的主旨,去年如此,今年同样如此,表达了词人不尽的忧愁。
下片写词人酒醒后的寂寞和伤怀。“楼头画角风吹醒”,兼写视觉和听觉:凄厉的角声,轻冷的晚风把酣醉的人惊醒。“醒”字写出听到晚风吹过来的角声,酒醉之人不得不苏醒的那一刻的反应,也暗含了酒醉的程度很深,而被迫醒来又是多么痛苦不堪;“入夜重门静”,已是深夜,重重的院门显得更加宁静,词人的心情更加孤寂。词人以现境象征痛苦的心境。“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指出重重之门也阻隔不了内心的愁闷之感,溶溶月光居然隔墙送来少女荡秋千的倩影。“秋千影”透露出词人的所念所想,这样隐约朦胧的透露,更增加了词的情致和韵味。“那堪”二字,意在揭示词人因秋千影而触动的情怀,也深刻表现出词人抑郁的心绪。
全词情景交融,含蓄婉转,意味隽永,充分体现了词艺术上的含蓄和韵味,表现了张先词的风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6992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郢《江上逢羽林王将军》阅读答案

    江上逢羽林王将军① 李  郢 虬须憔悴科林郎,曾入甘泉侍武皇。 雕没夜云知御苑,马随仙仗识天香。 五潮归击孤舟月,六国平来两鬓霜②。 唯有桓伊江上笛,卧吹三弄送…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5
  • 杨万里《虞丞相挽词三首其一》阅读答案

    虞丞相①挽词三首 (其一) 杨万里 负荷便宜重,经纶别有源。 雪山②真将相,赤壁再乾坤。 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 世无生仲达③,好来未须论。 【注释】①虞丞相,名允文,南宋抗金名…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5
  • 耿玉真《菩萨蛮 玉京人去秋萧索》阅读答案及赏析

    菩萨蛮 (南唐) 耿玉真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残梦圆。 背灯唯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 1.从体式上看,本作品属于( )(1分) A….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5
  • 仲殊《望江南 成都好》阅读答案附赏析

    望江南   仲殊 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 人散后,茧馆喜绸缪。柳叶已饶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立马看风流。 1.词的上片围绕哪个字来写?反…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8
  • 杜荀鹤《自叙》阅读答案附全诗赏析

    自叙 杜荀鹤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1.分析诗中暗示的社会背景。(…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6
  • 刘克庄《忆秦娥·梅谢了》阅读答案及赏析

    忆秦娥 刘克庄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任建阳(今属福建)令时,当时…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2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