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宋孝宗乾道七年冬,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这首诗。

1.联系注释介绍的诗人经历,可以看出第一句中“征尘”和“酒痕”分别有什么含义?
答:征尘”表示难忘征战生活,“酒痕”表达离开前线的遗憾和无奈,只能以酒消愁。
2.第三句是一个问句,第四句如何回应?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答:。没有正面回答,借景抒情。因为诗人的愿望是做个战士,可是愿望不能实现,只能写诗饮酒,两句包含着无奈与不甘,表现了一个爱国战士壮志难酬的忧愤。
(3)“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两句诗有许多言外之意。试想象当时情景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用约100字的文字对这两句诗加以扩写。
答:参考“整体赏析”的有关内容。

4. 最后两句在感情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该诗的整体风格是怎样的?
答:在感情表达上采用的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忧愤。诗歌的整体风格是:感情深沉,委婉含蓄。

赏析:
《剑门道中遇微雨》作于1172年冬。当时,陆游由南郑(今陕西汉中)调回成都,途经剑门山,写下这首诗。陆游在南郑,是以左承议郎处于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中,参预军事机密。南郑是当时抗金前方的军事重镇,陆游在那时常常“寝饭鞍马间”(《忆昔》)。而成都则是南宋时首都临安(杭州)之外最繁华的城市。陆游去成都是调任成都府路安抚使司参议官;而担任安抚使的又是当时著名诗人,也是陆游好友的范成大。他此行是由前线到后方,由战地到大都市,是去危就安、去劳就逸。

自古诗人多饮酒,李白斗酒诗百篇,杜甫酒量不在李白之下。陆游满襟衣的酒痕,正说明他与“诗仙”、“诗圣”有同一嗜好。骑驴,也是诗人的雅兴,李贺骑驴带小童出外寻诗,就是众所周知的佳话。作者“细雨骑驴”入得剑门关来,这样,他以“诗人”自命,就正是名副其实了。
但作者因“无处不销魂”而黯然神伤,是和他一贯的追求和当时的处境有关。他生于金兵入侵的南宋初年,自幼志在恢复中原,写诗只是他抒写怀抱的一种方式。然而报国无门,年近半百才得以奔赴陕西前线,过上一段“铁马秋风”的军旅生活,现在又要去后方充任闲职,重做纸上谈兵的诗人了。这使作者很难甘心。
所以,“此身合是诗人未”,并非这位爱国志士的欣然自得,而是他无可奈何的自嘲、自叹。如果不是故作诙谐,他也不会把骑驴饮酒认真看作诗人的标志
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衷情难诉,壮志难酬,因此在抑郁中自嘲,在沉痛中调侃自己。

【赏析二】
剑门关是川北交通要道。当年,陆游奉调从陕南到成都去任新职,路径此地,吟成这首记行小诗。诗人骑着毛驴,风尘仆仆,远道而来。他一路前行,一路饮洒,倒也潇洒自在。只是早行夜宿,衣不电动暇洗,满身的尘埃和洒迹,未免不太雅观。今日踏上剑阁古道,阴云密布,细寸蒙蒙,他稳坐驴背,崎崎岖岖,迤迤逦逦,左顾右盼之中,不时吟哦几句,渐渐地,剑门关已经已经身后,行入剑南来了。
这一番情调,够别致、够浪漫的吧?所以他不禁要自问该不该算个诗人了。回答无疑是肯定的。因为:自古诗人多饮洒,李白斗洒诗百篇,杜甫洒量不在李白之下。现在,满襟衣的洒痕,正说明自己与“诗仙”、“诗圣”同一嗜好。骑驴,也是诗人的雅兴,李贺骑驴带小童出外寻诗,不是众所周知的佳话吗?而今自己“细雨骑驴”入得剑门关来。这样,以诗人自命,真可谓名副其实了。
但何以又“无处不消魂”枣默然神伤呢?这就涉及陆游的一贯追求和当时处境了。他生于金兵入侵的南宋初年,自幼志在恢复中原,写诗只是他抒写怀抱的一种方式。然而报国无门,年近半百才得以奔赴陕西前线,过上一段“铁马秋风”的军旅生活,现在又要去后方充任闲职,重做纸上谈兵的诗人了。这叫人怎么能甘心呢!
所以,“此身全是诗人未?”并非这位爱国志士的欣然自得,而是他无可奈何的自嘲、自叹。试想,如果不是故作诙谐,谁会把骑驴饮酒认真看作诗人的标志?亲爱的读者,请透过诗人幽默、潇洒的语调,去触摸、古籍他那颗苦痛心灵的震颤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1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以下何人负责放水,淹死了许多被火攻而突围出新野城的曹军?

    以下何人负责放水,淹死了许多被火攻而突围出新野城的曹军? A.张飞 B.关羽 C.赵云 D.刘封 正确答案:B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61
  • 袭人最后嫁给了谁?

    袭人最后嫁给了谁? A、蒋玉菡 B、贾宝玉 C、薛蟠 D、卫若兰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46
  • 丘逢甲《春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春愁 近代·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注】丘逢甲的《春愁》作于1896年春,时值包含有清朝政府向日本割让台湾等内容…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23
  • 描写秋天的古诗句

    描写秋天的古诗句   秋天悄无声息地来了,迈着轻盈的步子,带着收获的’希望和喜悦。下文是小编整理的描写秋天的古诗句,欢迎阅读参考!   描写秋天的古诗句一  《子夜秋歌…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41
  • 古诗词鉴赏艺术手法之虚实相生

    虚实结合是古典诗歌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捉摸到的部分;所谓“虚”则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0
  • 杜甫《赠卫八处士》阅读答案附赏析

    赠卫八处士 (唐)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②。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我成行…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