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潾《裴给事宅白牡丹》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 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 无人起就月中看。

注:裴给事即作者裴潾。给事,官职名。
(1)这首诗是怎样描写白牡丹的?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①通过描写长安豪贵争相观赏紫牡丹的盛况来渲染紫牡丹的名贵,为后面展开对白牡丹的描写作了有力的铺垫。
②用“玉盘”比喻盛开的白牡丹,形象地写出了白牡丹的冰清玉洁。
③以冷露、月白、风清衬托白牡丹的超凡脱俗。
④上联人们观赏紫牡丹时车水马龙、观者如云的喧嚣情景与下联无人观赏白牡丹、庭园寂寥的冷落景象构成鲜明对比,通过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写出了紫牡丹和白牡丹迥然不同的遭际。

(2)①表达了作者虽似白牡丹冰清玉洁(或:超凡脱俗)却无人赏识的幽怨之情。②表达了作者对白牡丹冰清玉洁(或:超凡脱俗)却无人赏识的同情。(两个答案均可)

诗意
春天尽了,百花即将凋残,只有慈恩寺里的紫牡丹还在吐蕊,纷芳满枝,于是长安城里的年轻人争相着去亲近、观赏紫牡丹。而在裴给事的庭院中,一株冰清玉洁的白牡丹,却备受冷落,无人欣赏,皎洁的月色下,这株白牡丹更显孤独、冷清、素雅。

赏析: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唐代京城长安有一条朱雀门大街横贯南北,将长安分为东西两半。街西属长安县,那里有许多私人名园。每到牡丹盛开季节,但见车水马龙,观者如堵,游人如云。选择“长安”、“街西”作为描写牡丹的背景,自然最为典型。作者描写牡丹花开时的盛景,只用“春残”二字点出季节,因为牡丹盛开恰在春暮。作者没有对紫牡丹的形象做任何点染,单从“豪贵”对她的态度着笔。豪贵们耽于逸乐,“无日不看花”,桃杏方尽,牡丹又开,正值暮春三月,为“惜春残”,更是对牡丹趋之若鹜。以争赏之众,衬花开之盛,“惜春残”一笔确实收到了比描写繁花似锦更好的艺术效果。
以上使用侧面描写,着意渲染了紫牡丹的名贵。看似与题目无关,实则为后面展开对白牡丹的描写作了有力的铺垫。“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一个“别”字,引出了迥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玉盘,冷露,月白,风清,再加上寂静无人的空园,与上联描写的情景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对白牡丹的形象刻画虽只是略加点染,但显然倾注了作者满心的爱悦和同情。“玉盘”,形容盛开的白牡丹,生动贴切。月夜的衬托和冷露的点缀,更增加了白牡丹形象的丰满。作者正是通过对紫牡丹和白牡丹这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描写,不加一句褒贬,不作任何说明,而寓意自显。为豪贵所争赏的紫牡丹尽管名贵却显得庸俗,相反,无人看的白牡丹却超尘脱俗,幽雅高尚,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诗人对白牡丹的赞美和对它处境的同情,寄托了对人生的感慨。末句“无人起就月中看”之“无人”,承上面豪贵而言,豪贵争赏紫牡丹,而“无人”看裴给事的白牡丹。即言裴给事之高洁,朝中竟无人赏识。诗题中特别点出“裴给事宅”,便是含蓄地点出这层意思。短短的一首七绝可谓含意丰富,旨趣遥深。可以说,在姹紫嫣红的牡丹诗群里,这首诗本身就是一朵姣美幽雅、盈盈带露的白牡丹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1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杜甫《望岳》《春望》阅读答案及赏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23
  • 《北歌 北漠清霜雁飞低》阅读答案赏析

    北歌 佚名 北漠清霜雁飞低,狼烟又近起铁衣。 山暗雪凝寒烟冷,沙白风紧孤豺啼。 影孤钟尽音渺渺,灯昏酒浊雾靡靡。 伤心银发遥入梦,家慈门倚乡音稀。 注:①佚名:戍卒名不传。②稀:依…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6
  • 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阅读答案及赏析

    又酬傅处士次韵 顾炎武 愁听关塞遍吹茄,不见中原有战车。 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 苍龙日墓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待得汉廷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 。 [注]①顾炎武是明…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2
  • 张仲素《秋闺思两首》阅读答案及赏析

    秋闺思二首 张仲素   碧窗斜月蔼深晖, 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 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 居延城外又移军。 注…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27
  • 辛弃疾《江郎山和韵》阅读答案

    江郎山和韵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 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 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③千寻…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0
  • 李纲《病牛》阅读答案及赏析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 [注]本诗是李纲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被贬武昌时所作。 ⑴ 实千箱:极言生产的粮食多。实:充…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2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