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燮清《广陵吊史阁部》阅读答案附赏析

《广陵吊史阁部》
黄 燮 清
沿江烽火怒涛惊,半壁青天一柱撑。
群小已隳南渡局,孤臣尚抗北来兵。
宫中玉树征歌舞,阵上靴刀决死生。
留得岁寒真气在,梅花如雪照芜城。

注释
“群小”句:意谓一群小人已经败坏了南迁的局面。群小,众小人。指南明弘光小朝廷中的马士英、阮大铖之流。隳,毁坏。
“宫中”句:指昏庸的南明小朝廷不知死活,依然醉生梦死,学着陈后主在征召美女排练阮大铖词曲。欢歌曼舞。
“阵上”句:此指以史可法为代表的将士在前方为国血战。
"靴刀",一种置于靴中的短刀。唐大将李光弼临战,常纳短刀于靴中,有决死之志。后因以“靴刀誓死”谓战死沙场的决心。

①广陵:扬州。史阁部:指史可法。明崇祯时,官至兵部尚书,南明福王立,加武英殿大学士,受命替师扬州,抵抗清兵。孤军抗战至英勇就义。史可法死后,扬州人民将他的衣冠葬在城外的雪岭,种了万株梅树来纪念他。明制,大学士入阁办事,称阁臣或阁部。②靴刀:《田唐书•李光弼传》载。唐代名将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作战时,常纳娅刀于靴中,表示决死之志。③芜城:扬州旧称。
1.诗作尾联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2.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分)梅花岭上梅花盛开,“岁寒真气”的梅花有坚贞不屈的象征意义,诗人敬仰忠肝义胆、侠骨雄风的民族英雄史可法,以梅花写出了英雄浩气长存,以此激励着后人,表现了作者追慕先烈,愤世嫉俗的情怀和贯穿全诗的那种沉重的危机感。
2.(6分)(1)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史可法赤心奉国的崇高气节。以清兵南下,势不可挡来凸现史可法只身支撑南明半壁江山的突出地位;以群小的勾心斗角,破坏大局反衬史可法的坚决抗战;以福王的荒淫无耻,映照史可法的誓死抗清。(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南明王朝比为“半壁青天”,用“一柱撑”比喻史可法支撑大局的突出作用,凝练又生动。(3)用典故来表达思想感情。用“玉树后庭花”的典故写出了政局如此岌岌可危、不知死活的福王君臣竟还在宫中纵情声色,逸乐不休;用“靴刀”的典故,精炼表现出史可法誓死抗敌的崇高精神品质。(4)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首句“沿江烽火怒涛惊”虚写清军大举南下,形势危急,渲染得有声有色;末尾两句“留得岁寒真气在,梅花如雪照芜城”写梅花岭上梅花盛开,是实写。但是梅花蕴含坚贞不屈的象征意义,又可说是虚写。(答对两点即给6分)

作者简介
黄燮清( 18O5—1864),字韵甫,海盐(令属浙江)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赏析
黄诗首联两句则从大处着眼,从历史整体的宏观角度提示史可法在南明抗清中的重要地位:“半壁青天一柱撑”,令读者肃然而生敬佩之心。颔联紧承首联,以对比手法衬托出史可法赤心奉国的崇高气节。“群小”指当时把持南明朝政的马士英、阮大铖等一帮权奸。隳,毁坏。南渡,晋元帝司马睿、宋高宗赵构渡江南迁,建立偏安江南的东晋、南宋政权,在历史上叫做南渡。这里指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的政权。在东晋、南宋两朝,南渡之举向来是国人引以为奇耻大辱的堕落行为,而南明就连这个耻辱局面本身,亦无法继续维持:马士英等人不顾大敌当前,仍在自相残杀,乃至调江北重兵去截防袒护东林党人的左良玉,使清兵得以乘虚南下。出句揭露南明不可救药的政治现实,这种耻辱中的耻辱,给读者心理上造成沉重的压抑;对句则笔力千钧,点出史可法顶天立地、砥柱中流的赤胆忠心之可歌可泣,诗的情调又由沉痛压抑变为激昂悲壮。出句与对句大开大合,相反相成,有相得益彰之妙。颈联从更广阔的范围展开对比,使诗歌主题进一步深化。玉树,指《玉树后庭花》曲。南朝陈后主沉溺声色,自制艳曲《玉树后庭花》令宫中美人歌唱,不久陈即为隋所灭。《玉树后庭花》因之在文人笔下成为亡国之音的代名词。“征歌舞”,就是征召宫女表演歌舞,供统治者寻欢作乐。这一联中并无一个褒贬性的字眼,它只是把两件截然相反的事实摆在一起,让读者自己从中得出结论。政局如此岌岌可危、不知死活的福王君臣竟还在宫中纵情声色,佚乐不休;而此时此刻,前方临敌将士正在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中出生入死。南明有这样昏聩腐朽的统治者,奈将士性命何!又奈国家命运何!唐代诗人高适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的名句,黄诗的这两句可与之相媲美而无逊色。全诗至此,民族英雄史可法的忠肝义胆、侠骨雄风已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
颔联下句“孤臣尚抗北来兵”中的“孤臣”,指封建朝廷中失势之臣。典出《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史可法支撑的是复亡在即的南明小朝廷,且权臣掣肘于内,悍将跋扈于外,乃是地地道道的孤臣。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失势无援的孤立之臣,却大义凛然地拒绝了清摄政王多尔衮的致书诱降,坚守孤城,抗拒清兵南下,这是何其悲壮感人的高风亮节!颈联下句“靴刀”典出《旧唐书·李光弼传》,唐名将李光弼平安史之乱时,常纳短刀于靴中,以示决死之志。尾联下句再次用典。芜城是广陵的别称。广陵曾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侵和南朝宋竟陵王刘诞叛乱两遭兵燹之害,城邑荒芜。鲍照作《芜城赋》讽之,故名芜城。此处用这一典故,还有一层深意:清兵破城后曾进行血腥屠杀,史称“扬州十日”,生灵涂炭后的扬州残破不堪。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2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的古今异义

    《木兰诗》的古今异义   导语:《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木兰诗》的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原文…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2
  • 阅读试题及答案:美丽诗经

    阅读试题及答案:美丽诗经   下面短文,完成下题9——11   美丽《诗经》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40
  • 薛媛《写真寄外》阅读答案附全诗赏析

    写真寄外 薛媛   欲下丹青笔, 先拈宝镜寒。   已惊颜索寞, 渐觉鬓凋残。   泪眼描将易, 愁肠写出难。   恐君浑忘却, 时展画图看。    …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5
  • 韦庄《忆昔》阅读答案附赏析

    忆昔 唐•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 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 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 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 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①黄…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62
  • 《诗经》读书笔记

    《诗经》读书笔记   《诗经》读书笔记   马克思指出:“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下,耸立着由不同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上层建筑。”在《诗经》产生的年代…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33
  • 木兰诗顶真的句子

    木兰诗顶真的句子   木兰诗顶真的句子: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