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渔家傲·斜月》阅读答案及赏析

渔家傲·斜月
  
黄裳
已送清歌归去后,东南楼上人声悄。冷落尤临弦上调。欢意少,空将万感收残照。
窗外剑光①初出鞘,斜窥梦断人年少。未到盖棺心未了。尘虑扰,双眸竟入扶桑②晓。
  
  

词人简介
  黄裳(1044-1130)字冕仲,号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举进士第一。政和中知福州。官至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喜道家玄秘之书,自称紫玄翁。建炎四年卒,年八十七。《宋史翼》有传。著有《演山集》六十卷。词存集中,凡五十三首。
  
  【注】①剑光:化用“双剑化龙”的典故。《晋书·张华传》载:雷焕任丰城县令时得双剑,剑名“龙泉”“太阿”。雷焕死后,“龙泉”不知流落何方。后雷焕之子佩“太阿”过延平津,剑从鞘中跃进潭内。使人潜水寻剑不得,只见双龙在水中相偎。②扶桑: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故为日出处。
  
1.词中体现主人公彻夜未眠的词语是上阕的_______和下阕的__________。(2分)
  
2.请结合全词,概括“未到盖棺心未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4分)
  

参考答案
  1.残照晓(每处1分)
  
  2.①词中主人公白日饯别朋友,傍晚独自登楼,彻夜辗转未眠,竟至迎来曙光;②曲折地表现出平生不得意的境遇,凸现壮心未酬的抑郁;③“未到盖棺心未了”体现出隐忍坚毅、奋斗不已的情怀;④塑造了一个虽不得志而又坚忍不屈的形象。(每个要点1分)

赏析:
此词是作者清丽词风的代表之作。全词描写一次欢宴后人去楼空,作者的孤独寂寥之情,由傍晚到日出作者因烦忧而整夜未眠。

    上片写傍晚词人宴饮结束后,看到人去楼空后的失落之感。“已送清歌归去后,东南楼上人声悄。”以“清歌归去”“人声悄”写宴饮后的场景氛围。“冷落”二字写出作者心中所感,也是全词文眼。“欢意少”进一步写出作者的寂寞忧愁心态。“空将万感收残照”,道出作者无奈中只能将万千头绪投向夕阳。

    下片写作者因忧愁整夜未眠。“窗外剑光初出鞘,斜窥梦断人年少。”写出月光入户之态。是描写斜月的名句,正是这月光仿佛也在窥视年少的难以入眠的作者。“未到盖棺心未了。”写出作者对未来的雄心壮志以及坚定的信念。“尘虑扰,双眸竟入扶桑晓。”就这样,作者思索着直到天明。

    此词的艺术特色,是以时间的推移来写作者的心境的变化。整日的欢宴,傍晚的人去楼空,一夜的未眠,旭日的破晓。愁绪越来越重。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32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沁园春·梦孚若》阅读答案及赏析

    沁园春 梦孚若 刘克庄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7
  • 陈维崧《水调歌头·翠釜一朝裂》阅读答案及赏析

    水调歌头 [清]陈维崧 夏五大雨浃月,南亩半成泽国,而梁溪人尚有画舫游湖者,词以寄慨。  翠釜一朝裂①,铜狄尽流铅。江南五月天漏,炼石补仍穿。骤若淫龙喷沫,狂比长鲸跋浪,…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29
  • 晏几道《临江仙》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临江仙① 【宋】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3
  • [唐]罗邺《落第东归》和[明]袁崇焕《落第》对比阅读答案

    落第东归 [唐]罗邺  年年春色独怀羞,强向东归懒举头。 莫道还家便容易,人间多少事堪愁。 落第[明]袁崇焕 遇主人多易,逢时我独难。八千怜客路,三十尚儒冠。 出谷莺偏媚…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5
  • 张昱《感事》阅读答案

    感事 【元】张昱 雨过湖楼作晚寒,此心时暂酒边宽。 杞人唯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干。 鸿雁信从天上过,山河影在月中看。 洛阳桥上闻鹃处,谁识当时独倚阑? 【注】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8
  • 袁绍为何想杀投靠的吕布?

    袁绍为何想杀投靠的吕布? A.觉得吕布六亲不认,反复无常,早除为妙 B.听袁术劝说,不要养虎为患 C.吕布对待袁绍傲慢无礼 D.吕布对袁绍手下将士不屑一顾 正确答案:D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4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