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送魏二》李颀《送魏万之京》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王昌龄《送魏二》三、四两句抒情的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2)这两首诗虽然都是送别诗,但在思想感情上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运用想象手法言情(或虚写)。作者没有直接写自己对友人的相思之情,而是从友人着笔,想象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因思念自己而难以成眠的情景,从而表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及惜别之情。
(2)王昌龄的诗前两句寓情于景,通过描写深秋时节、秋风秋雨渲染了与朋友离别之时的悲凉氛围,(1分)后两句通过想象写别后友人生活情景表达离别的伤感,整首诗的感情都是悲伤的(1分);李颀的诗前三联也通过“离歌”“微霜”“鸿雁”“砧声”等意象表达了离别的伤感,(1分)诗的尾联表达了对魏万的真诚劝勉,变低沉伤感而为雄健开朗。(意思对即可)(2分)

对比赏析
《送魏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作,此诗前两句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后两句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诗歌表面写好友分别后愁绪满怀,实际上是写作者送别魏二时感叹唏嘘的情感。全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有朦胧之美,在艺术构思上颇具特色。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不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在艺术构思上是颇有特色的。

《送魏万之京》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此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首联用倒戟法落笔,点出出发前,微霜初落,深秋萧瑟;颔联写离秋,写游子面对云山,黯然伤神;颈联介绍长安秋色,暗寓此地不可长留;末联以长者风度,嘱咐魏万,长安虽乐,不要虚掷光阴,要抓紧成就一番事业。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融合在一起,以自己的心情来设想、体会友人跋涉的艰辛,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切的友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并及时对友人进行劝勉。全诗自然真切,情深意长,遣词炼句尤为后人所称道。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35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苏轼《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① 苏轼 春牛春杖②,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注】①这首词作…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4
  •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八)》阅读答案及赏析

    前出塞九首(其八) 杜甫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注:①唐玄宗即位以后,在边地不断发动以掠夺财富为目…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52
  • 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阅读答案及赏析

    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①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②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24
  • 张祜《观徐州李司空猎》阅读答案及赏析

    观徐州李司空猎 张祜 晓出郡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1. 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相比,…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4
  • 李欣《古从军行》阅读答案附赏析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3
  • 王硅《游赏心亭》阅读答案及赏析

    游赏心亭   王硅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②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