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玉楼春 洛阳正值芳菲节》阅读答案附赏析

玉楼春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⑴上阙一、二句,所写之景有何特点?作者写景的目的是什么?(4分)
    ⑵“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使用了哪种修辞?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⑶从下阕看,抒情主人公为什么会产生“寂寥”之感?请概括说明。(3分)
4、.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图景?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
5、诗的最后两句选用了怎样的意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6分)
参考答案:
    ⑴①花木繁盛,花香阵阵,景色秾丽美好。②渲染洛阳满城春色,反衬深沉的离愁别绪。(每点2分)
    ⑵①拟人;②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每点1分)
    ⑶①旅途春光无限,愁思也无边无际;②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驿舍偏僻寂静;③抒情主人公夜不成眠,望月思人,倍感“寂寥”。(每点1分)
4.开头两句描写了洛阳美丽、热闹的春景:花木繁盛,色彩艳丽,百花相继开放,争奇斗艳,
清香扑鼻。(3分)作用:点明了告别的地点和季节,以乐景衬哀情,自然引出下文。(3分)
5.选用了两个传统意象:“孤馆”和“月”。(2分)作者身处旅途,只有清冷的月亮和孤馆相伴,
(1分)这恰恰与洛阳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照,(1分)从而表达了作者凄凉悲伤的心情。(2分)

二:
1、词中总写了洛阳春景,一下子把读者带进已春色满城的离别之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
2、作者从“游丝”“垂柳”入手,把无情之物写得有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结合开头写洛阳“正值芳菲”“秾艳清香”,结尾“唯有寂寥孤馆月”说说用了怎样的写法?
答案:
1、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2、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3、反衬或对比。

三:
1)试分析本词上片所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答:词上片用了拟人手法。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在惜别者眼中,它们却仿佛变得有情了。这里坐着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游丝苦苦地缠绕着人不让离去,又埋怨杨柳怎么没来由地争着把人送走,即景抒情,把别离之情抒写得更为深沉感人。
(2)有人认为“杏花红处青山缺。 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词传神之笔。试分析其传神之处。
答:“杏花红处青山缺”描写旅途中青山:只见山口处有红杏傍路而开,而红艳艳的杏花林遮住了一 大片青山。“山畔行人山下歇”写那位离人的活动:他绕山而行,群山连绵,路途遥远,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中途停宿在有杏花开放的驿舍里。这儿人烟稀少,和 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对照。他感到寂寞,夜不能眠,望月思人,终于迸发出了“今宵谁肯远相随, 惟有寂寥孤馆月”的叹息,使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喷薄而出。

赏析:
欧阳修的这首《玉楼春》是离别词,写得既深婉又层深,既含蓄又充满激情,堪称言尽而意永的佳作。

  用“洛阳正值芳菲节”开头,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离人所在的满城春色的地方。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他又用“秾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使洛阳的春色变得更为具体可感。“秾艳”一句不仅使人想见花木繁盛、姹紫嫣红的景象,而且还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阵阵春风吹送过来的阵阵花香。接下去两句“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既是写景,又已暗含眷恋送别者的感情。“游丝”是蜘蛛所吐的丝,春天飘荡在空中,随处可见。庾信的《春赋》就曾用“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来点染春景。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在惜别者眼中,它们却仿佛变得有情了。这里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游丝苦苦地缠绕着人不让离去,又埋怨杨柳怎么没来由地争着把人送走,即景抒情,把笔锋转入抒写别离。

  下片继续写旅途的春光和离愁,使人感到春色无边无际,愁思也无边无际,始终苦恼着离人。作者只写旅途一瞥,用富有特征的形象描绘产生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词传神之笔。上句描写旅途中的春山:只见山口处有红杏傍路而开,而红艳艳的杏花林遮住了一大片青山。下句写那位离人的活动:他绕山而行,群山连绵,路途遥远,他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中途停宿在有杏花开放的驿舍里。这儿人烟稀少,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他感到寂寞,他夜不成眠,望月思人,终于迸发出了 “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的叹息,使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喷薄而出。词至此戛然而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3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陈亮《点绛唇·咏梅月》阅读答案

    点绛唇·咏梅月 陈亮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②云僽倦,格调还依旧。 【注】①南宋淳熙十五年冬,词人赴江西…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2
  • 南海观世音菩萨的大徒弟是()

    南海观世音菩萨的大徒弟是() A.木叉(正确答案) B.哪吒 C.金童”

    题库 2022年9月10日
    95
  • 诗歌鉴赏之诗歌意象类题答题方法及步骤

     “意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 意象的分类: A、人物形…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9
  • 《和乐天春词》阅读答案附赏析

    和乐天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注释]①这是一首写宫女新妆虽好,却无人见赏的宫怨诗。②宜面:脂粉和…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3
  • 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阅读答案及赏析

    诉衷情 【金】吴激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注释:吴激原为宋人,于宋徽宗宣和年间使金,被强留…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29
  • 木兰诗翻译和注释

    木兰诗翻译和注释   【原文】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