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滟滪堆》阅读答案

滟滪堆①
杜甫
巨石水中央,江寒出水长。
沉牛②答云雨,如马③戒舟航④。
天意存倾覆,神功接混茫。
干戈连解缆,行止忆垂堂⑤。
【注】
①严武死后,杜甫离开成都草堂,在战乱中乘船辗转至夔州。本诗当是过瞿塘峡险滩滟滪堆时所作。
②沉牛:沉牛于水中,是古代的一种祭礼习俗,借此来酬答云雨神灵,希望过险滩时得到保护。
③谚曰:“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
④此句意即造物神功设此巨石,立于茫茫水中以戒行船。
⑤垂堂:因檐瓦坠落可能伤人喻指危险的境地。
1.诗歌前两联写出了滟滪堆什么样的特征?是怎样表现的?(6分)
2. 尾联以“行止忆垂堂”作结,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前两联写出了滟滪堆的大、高和险恶。诗人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滟滪堆的特点。①首联正面描写,用“巨”字写出了滟滪堆的大,“长”字写出到了江寒水浅之时,巨石出水很高,给人以望而生畏之感。②颔联用习俗和谚语侧面烘托出滟滪堆的险恶。人们沉牛于水中,以便在过险滩时得到神灵的保护;但即便如此,在滟滪堆大如马时也绝不可行船。这一联承上而来,通过写舟人过此祭江的习俗和惊悸心理进一步突出了滟滪堆的险恶之势。(答出特征给2分,指出手法,并分别准确解释各2分)
2. 全诗以“行止忆垂堂”作结,表达了诗人的忧虑之情。(2分)①诗人在战乱中辗转漂泊,途经滟滪堆,突出其险恶难行,是对人生路途艰险、命途多舛的忧虑。(1分)②尾联写当时战乱未息,国家危难。漂泊的经历,不断的战事,让诗人意识到自己无论行止都处在危险之中,用此句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战乱不息,时局动荡,国运衰微的深切忧虑。(2分)

简析
《滟滪堆》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元年作过瞿塘峡滟滪堆时所作的怀古诗。首联两句开门见山,将滟滪堆高大之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颈联两句承上而来,进一步突出了滟滪堆的险恶之势;尾联两句以“忆垂堂”为结,不仅写出诗人无尽的忧虑,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4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岑参《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阅读答案

    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① 【唐】岑参 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波上思罗袜,鱼边忆素书。 月如眉已画,云似鬓新梳。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 【注】①盘石:地名,在黄河南岸。…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5
  • 祖咏《终南望余雪》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解】     1、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7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阅读答案附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朝雨:早晨下的雨。 (1)使:到某地出使。…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2
  • 王元鼎《醉太平·寒食》阅读答案及赏析

    醉太平·寒食 王元鼎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注解] 乳鸦:雏鸦。 生:偏…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1
  • 朱淑真《蝶恋花·送春》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蝶恋花  送春 [宋]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25
  • 高启《初夏江村》阅读答案

    初夏江村 【明】高启①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②。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注:①高启(133…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