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西林壁》阅读练习答案及翻译赏析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写上。
西林:西林寺,在庐山。
横看: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岭: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
峰:山顶端,形状尖而高。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只缘:只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侧:侧面。   
各不同: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缘:同“原”,因为;由于。

一:解释下列词
题:__西林:____    只缘:_____不识:____   横看:__ 
二: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        ”。除了《题西林壁》他还写了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2.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3、《题西林壁》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           ,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                                                         。
4、《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
(       )—— (       ), (       )—— (     ), (     )—— (       )。

三、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参考答案:
题:书写
西林:西林寺  
只缘:只是因为
不识:不知道 
横看:正面看 


1、宋    苏轼    三苏    《惠崇春江晓景》    横    侧   远    近   高   低   庐山    在正面看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岭,在侧面看都成了一座座山峰。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形状、姿态是不同的。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写景    明理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4、 横    侧   远    近   高   低

三、C

翻译:
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令人迷惑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43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安石《钟山即事》《游钟山》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钟山即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游钟山 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nbsp…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58
  • 曾几《食笋》阅读答案附赏析

    食笋 曾几① 花事阑珊竹事初,    一番风味殿春蔬。 龙蛇戢戢②风雷后,  虎豹斑斑雾雨余。 但使此君常有子,  &n…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56
  • 张炎《绮罗香·红叶》阅读答案

    绮罗香·红叶 张炎①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②、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长安③谁问倦…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63
  • 蓝仁《西陵夜居》阅读答案

    题古木苍藤图 蓝仁 风云气质雪霜踪,独立空山惨淡中。 惭愧藤萝争附托,年年春色换青红。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2) 第三句中,…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3
  • 文天祥《夜坐》阅读答案及赏析

    夜坐 文天祥 淡烟枫叶落,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①夜坐,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②蛩,蟋蟀。③逶迤,本是形…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64
  • 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阅读答案附赏析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释】   ①榕:常绿乔木,有气根,树茎粗大,枝叶繁盛。   ②羁思:客居他…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