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点绛唇①
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景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
[注释]
①点绛唇:杨慎《词品》:“《点绛唇》取梁江淹诗‘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以为名。”
汪藻(1079-1154):宋饶州德兴人,字彦章。徽宗崇宁年间进士,累官著作佐郎、翰林、知州等,后被贬职。著有《浮溪集》等。写此词时,他正被迫迁调,官场失意。

1结合词句,赏析词中加点的“瘦”字。(5分)
2本来“好个霜天”正是喝酒尽兴的时候,词人为什么说“闲却传杯手”?(6分)
3词的上片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的?(5分)
4词人为什么“闲却传杯手”?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1、“瘦”字用拟人手法,把梅人格化(2分),既刻画出梅疏影横斜的姿态(1分),又写出它(也是词人自己)不谀不阿的坚贞和耿直的傲骨(2分)。
2、在构思上此句设置悬念,引出设问;②在感情上此句突出了词人感到仕途艰险,渴望退隐回家,远离官场倾轧的比酒还浓的“归兴”。(每点3分,共6分)
3 诗人由外及内、由远及近、由动到静,描绘了一幅新月悬空,山衔北斗、夜寒江近、梅影横窗人不寐的景象。(景象3分、顺序2分)
4 词人“闲却传杯手”是因为 “归兴浓于酒”。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飞短流长的仕途心生厌倦,渴望退隐归家,乐守田园的思想感情。(原因2分、思想感情3分)

【译文】
一轮圆月明媚新秀,秋夜寒、江流静、远山衔着北斗。夜不成寐起来徘徊搔首。窗间横斜着梅花疏影,那么清瘦。好一个凉秋月夜的霜天!却无心饮酒,闲置了传杯把盏手。君知否?听到归巢的乌鸦纷乱的啼叫后,使我归家意兴浓郁似酒。

【赏析】
《点绛唇·新月娟娟》是北宋著名词人汪藻一首词。这是一首吟咏归隐的词。上阕写冬末初春景:寒江夜月,梅横影瘦。心境的落寞与凄清在这些景物描写中得到表现。下阕前两句写霜寒无酒可饮,处境十分困窘,听到乱鸦聒噪,更增退隐之思。“归兴浓于酒”,形象具体表现有力。

这首词写词人夜不能寐、心生退隐之思。词人用含蓄的笔调描绘景物,委婉地抒发了郁积在自己胸中的愁闷。
词的上半部分写景,寓情于景。开篇两句描绘出一幅寒冬夜景:月光如水,大江寂静,远山苍茫,正衔住北斗。“寒”、“静”是此景的特点。“衔”字,以拟人手法写山,赋山以灵性,生动形象。随后两句从外到内,“搔首”一词用得极为精当,词人通过这么一个非常平常的动作,把自己内心的不平静表现了出来,形象而传神。“梅影横窗瘦”,动静结合,梅影横窗,当映以西斜之月方能见到。“瘦”字写梅花的姿态,暗寓词人的情思。这一片写夜寒、江静、人愁、梅瘦,意境萧疏,清丽中带着几分凄凉。
词的下半部分言情。“好个霜天”二句,巧妙过渡,直抒对霜天月夜的赞美之情。面对此等清幽、宁谧之景,当对酒高歌,可为什么毫无酒兴呢?这就给读者留下一个疑问。此外,“传杯”二字说明是在众人宴饮的场合,大家谈笑风生,推杯问盏,以助酒兴,可词人此时却“闲却传杯手”,不免让人感到奇怪。随后词人又添一问,句意跌宕,闪展腾挪。“乱鸦啼后”两句,点明主旨,也是对上述疑问的回答,原来是因为“归兴浓于酒”,所以才饮兴索然啊!词人在“鸦”之前冠以“乱”字,极言鸦之多,聒噪之甚。由此联系到词人的遭际,当时他被迫外调,羁宦他乡,所以,“乱鸦”也可以看做是词人对政坛小人的隐喻,说明他早已非常厌倦这种宦海生涯了。
这首词上片描绘了寒夜月下,面对苍茫的远山,词人搔首怅望的情景;下片则通过写不愿与众饮酒来表现其愁情。全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别有一番韵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47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完颜璹《秦楼月·寒仍暑》阅读答案及赏析

    秦楼月 金·完颜璹 寒仍暑,春来秋去无今古。无今古,梁台①风月,汴堤②烟雨。 水涵天影秋如许,夕阳低处征帆举。征帆举,一行惊雁,数声柔橹。 注:①梁台:梁代梁孝王所筑…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1
  • 《诗经》诗词赏析

    《诗经》诗词赏析   大明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   天位殷適,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43
  • 诗歌鉴赏解题技巧知识

    诗歌鉴赏解题技巧知识 一、考点解析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高考古诗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鉴赏其形象; …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61
  • 宋元明清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18篇)

    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山寺端上人①房写望    林逋   底处②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58
  • 刘方平《春怨》阅读答案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1) 这首诗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4分) &nb…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4
  • 《水浒传》中“‘拼命三’火烧祝家庄”的“拼命三”指()。

    《水浒传》中“‘拼命三’火烧祝家庄”的“拼命三”指()。 A.杨雄 B.时迁 C.石秀(正确答案) D.柴进

    题库 2022年9月8日
    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