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泛舟》阅读答案及赏析

泛舟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
(2)请联系实际,探究这首诗所表达的深刻道理。(6分)
参考答案
(1)运用了对比(或者反衬)的手法(1分)。一二句描写了雨后水涨,即使是大船行驶起来也轻快如飞的生活图景。日行月转,地球上又一度春季到来,万物复苏,大地滋润。江上的水涨起来了,巨船大舰在江上飘行,轻快如水漂鸿毛一般(1分)。第三句写冰冻山寒,江流缓细,多人推拉,一条小船也移动艰难(1分)。两幅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而突出了因水流大船行顺利的特点(1分)。

(2)厚积才能薄发(2分)大的船舰能够在江水中自由飘飞,就是因为与“向来”相比承载它的水流足够充足。(2分)读书做学问,做任何事情,都要打好雄厚的基础,日积月累,才能驾驭自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分)

二:
1.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5分)
2.诗歌用什么手法揭示了怎样的哲理?请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江边搁浅了一艘战船,人们费了很大的力气,怎样也移不动;昨天夜里一场春雨使得江水波涛汹涌,只见那大船如羽毛般轻盈自在地在水面上任意漂流?(搁浅,费力,春水,轻盈,漂流每点1分。)
2.诗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行事比作行船,艨艟比作羽毛;“搁浅”和“自在行”对比),揭示了人们行事在时势未到时的盲动无益和时机成熟时的畅通无阻;同时喻示人们悟道时豁然贯通的自在快乐。(对比,比喻各1分,赏析1分;盲目无益,畅通无阻,悟道自乐各1分。)

注释
(1)艨艟(音“蒙冲”):古代战船。也作蒙冲。
(2)向来:从前。指春水未涨之时。
(3)枉费:白费。
(4)推移力:推船使船移动的力气。
(5)中流:水流的中央。

赏析:
《泛舟》,《观书有感二首》之其二,七言绝句,南宋诗人朱熹创作。
这也是一首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诗中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当春水猛涨,即使艨艟巨舰也如羽毛般轻,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从以‘巨舰大船’作比喻,可能是朱熹所品评的是榜书大字的创作。此诗的寓意也很深,以水涨船高则能够行驶自在,形象地比喻书法艺术创作一旦灵感勃发,则能够使书写一下子变得流畅自如,这不仅仅是书法艺术的一个本质过程,也是一般艺术创作的重要本质。当然,该诗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即朱熹看见书法作品的技艺精炼且生动流畅,品味出熟能生巧的艺术道理。
有人以为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所以只宜于写景抒情而不宜于说理。这有几分道理,但不能绝对化。因为理可以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出来,从而使得它 与景和情同样富于吸引力。同时,理本身所具有的思辨性往往就是非常引人入胜的。(枚乘《七发》正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古今诗作中并不缺乏成功的哲理诗。朱熹是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如这首诗当然是说理之作,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句无束,自由自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泛舟》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4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送别的古诗

    描写送别的古诗   引导语:送别诗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诗歌题材之一,它不同于其它诗歌之处,在于它有独特的交际功能。因此,本文选取送别诗为研究对象,从送别诗的创作场合切入,…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49
  • 周紫芝《鹧鸪天》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鹧鸪天 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6
  •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试题及答案(八套)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一) 黄河 罗隐①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②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③,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1
  • 李煜与朱敦儒《相见欢》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高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9
  • 诗歌鉴赏动静结合类考题答案解析

    诗歌鉴赏动静结合 诗歌鉴赏中的动静结合手法例说:下面是2005年全国卷Ⅲ的诗歌鉴赏题及答案:《雨后池上》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2
  • 将伏击孙坚的吕公刺死的是谁?

    将伏击孙坚的吕公刺死的是谁? A.韩当 B.黄盖 C.程普 D.孙策 正确答案:C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8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