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秋怀(其二)》阅读答案附翻译

秋怀(其二)
【唐】孟郊   秋月颜色冰, 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 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 肠中转愁盘。   疑虑无所凭, 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 声响如哀弹。     【注释】
    ①秋怀:孟郊老年居住洛阳,在河南尹幕中充当下属僚吏,贫病交加,愁苦不堪。《秋怀》就是在洛阳写的一组嗟伤老病穷愁的诗歌,而以这第二首写得最好。②老客:指诗人自己。③印病文:喻卧病已久。转愁盘:谓愁思不断。
    【文化知识】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武康县)人。诗作委婉动人。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
   
【参考译文】
    秋月脸色冰冷寒气森森,老客壮志已经消磨殆尽。秋夜寒气侵人,冷露滴落,梦被惊醒,劲峭的秋风像一把梳子侵袭着人体,使人从头到脚彻骨寒冷。卧病床上已经很久了,心中愁思怎么也剪不断。还是不要作无根据的猜想,也不要听没来由的瞎说吧。梧桐叶已凋落,冷风吹着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阅读训练】
    1.说说首联中“冰”、“单”两个词的妙处。
    2.第三句中的“露”,既指____,又指____,用双关的手法,表现自己__________。
    3.第五句的关键词是“_____”,写自己_____;第六句的关键词是“____”,写自己____。
    4.诗末诗人以“____”比喻自己,“声响如哀弹”比喻________。
  5、诗歌前四句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2分)
6、“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二句中“滴”与“疏”用得十分巧妙,请说说它们的好处。(4分)
   
【参考答案】
    1.“冰”,形容秋月脸色冰冷,寒气森森。“单”写自己人孤势单,仕途失意。以月亮衬托自己。
    2.夜晚的露水        自己的泪水     为理想的破灭而伤心
    3.病    卧病已久    愁    愁思不断
    4.枯桐    苦吟一生而潦倒一生
5、诗中通过描写秋月冰冷,寒气森森,秋露滴落破碎了诗人的梦,料峭的秋风入股寒冷来营造了一种凄清、肃杀氛围,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的孤寂、愁苦。(意境概括1分,情感1分)
6、滴,击穿打破。秋夜的冷露之声足以破梦。“滴”给了梦以具体的形象,使轻梦如肥皂泡、蜘蛛网,可见诗人多么难于安眠。(2分)
梳,把秋风比喻作一把梳子。劲峭秋风“梳”过每条神经、每个骨缝。“梳”字写出了风流动形态的特点,也写出了诗人从头到脚彻骨寒的感受。(2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4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以下何人作法大败刘备?

    以下何人作法大败刘备? A.张角 B.张宝 C.张梁 D.以上均错 正确答案:B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92
  • 元稹《菊花》和虞世南《蝉》阅读答案对比解析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蝉 虞世南 垂诿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2
  • 张继《闾门即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逐楼船②,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③。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2
  • 尹焕《眼儿媚·柳》阅读答案及赏析

    眼儿媚•柳 尹焕 垂杨袅袅蘸清漪。明绿染春丝。市桥系马,旗亭沽酒,无限相思。 云梳雨洗风前舞,一好百般宜。不知为甚,落花时节,都是颦眉。 【注释】 ①眼儿媚:这是一首咏柳…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9
  • 六年级下册古诗木兰诗

    六年级下册古诗木兰诗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6
  • 刘球《山居》阅读答案赏析

    山居 【明】刘球 水抱孤村远,山通一径斜。 不知深树里,还住几人家? 刘球(1392~1443)字求乐,更字廷振,安福(今属江西省安福县山庄乡葛洲村)人。 (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