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出处:唐·贺知章《咏柳》 [意思]不知那丝丝柳叶是谁裁出,原来二月的春风像巧匠手中的剪刀。

注释: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把春风比作“剪刀”,还拟人化地用了一个“裁”字,表现了初春柳树的美态,精心刻画出其形、其色、其神,尤其是“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比喻,新奇、灵动又自然贴切,令人叫绝。
[赏析]
这两句是对大自然生化万物所唱的赞歌。那巧如剪刀的春风裁制出丝丝碧柳,给大地披上新妆,是自然活力的象征,给人以美的启迪。宋代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诗云:“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清人金农《柳》诗云:“千丝万缕生便好,剪刀谁说胜春风。”无不由此化出。清黄周星《唐诗快》说它是“尖巧语,却非有雕琢而得”,也就是说它比喻新巧,却出语自然,毫无人工的痕迹。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咏柳:一作《柳枝词》。
碧玉:形容柳树枝叶的颜色。这句说春天的新柳碧绿婆娑,如同玉树一般。
妆:装饰,打扮。

译文:
早春的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如同一位婀娜美人,垂下来的万缕垂丝好像是绿色的裙带。
不知这绿叶是谁剪裁出来,原来是二月的春风细细剪裁。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七言绝句,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作于越州(绍兴)。

第一句是写树。从字面意解,就是说,这柳树是用碧玉妆扮而成的。“碧”,翠绿色。“玉” ,美者颜如玉。这是从颜色苍翠来写柳的姿色之美。这样解释似乎有点不大解渴。倒不如从拟人化的角度来分析,以物比人,蕴含深情。这是诗人将柳比喻成美人。写“柳”象美丽的姑娘那样美。南朝.宋《清尚曲辞.吴声歌曲》有《碧玉歌》三首,说:“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是柳树的枝叶将“碧玉小家女”打扮的更加美丽动人了。
第二句是写枝。“丝绦”是用丝编织的带子。这是写柔条垂拂的繁茂,写柳的风姿。柔长的枝条千枝万缕,春风吹拂,体态轻盈,宛如妙龄女子翩翩起舞。姿态非常动人。“万条垂下”的“绿丝绦” 不正像碧玉小家女穿的百褶裙吗?我们可以想象这碧玉小家女的长裙外还有短式腰裙,裙子上还有许多的边花、角花、暗花,还有许多的佩带装饰物,既简洁又淡雅;而这衣料又多是那绸缎纱。她的服装给我们以轻盈、柔美、洒脱之感。
第三句是写叶。柳树叶带狭长,往往用来形容女人的眉毛,如“柳叶眉”。梁元帝萧绎的《树名诗》说:“柳叶生眉上,珠铛摇鬓垂”。古人多以“杨柳腰”“柳叶眉”来形容女子之美,非常传神。我们也可以看作是脸庞、眼睛、眉毛了。诗人因这美女太美了,大概也动了心,马上提出一个问题,“有一千般说不尽的风流的脸儿”,不知是“谁”给修出来的?这一画龙点睛之笔,蕴含着诗人多少欢悦和赞美之情。
第四句是写春风。回答第三句提出来的问题,是“二月春风”用剪刀剪出来的“细叶”。这又是拟人化的手法。“碧玉小家女”之所以这样漂亮,是“春风”这个慈母把她培育抚养出来的。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71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①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②,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逊对曰:&ld…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43
  • 《艾子杂说》原文翻译

      【原文】   营丘士折难   《艾子杂说》   营丘士营,性不通慧;每多事,好折难而不中理。   一日,造艾子问曰:“凡大车之下与橐驼之项,多缀铃铎,其故何也?”艾子曰:“车驼…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2
  • 有关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诗词名句及作者出

    有关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诗词名句及作者出处 望洞庭      独坐敬亭山  忆江南 刘禹锡        李白     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众鸟 高 飞 尽,江 南 好,风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9
  • 文言文断句技巧与方法

    文言文断句技巧与方法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研读短文,理解文段的大意。熟读精思,理解内容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准。我们在大致掌握了文章意思之后,凭语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79
  • 陶潜《桃花源记》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桃花源记 晋·陶潜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265
  • “潘美字仲询,大名人,父璘,以军校戍常山”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潘美字仲询,大名人,父璘,以军校戍常山。少倜傥,尝语其里人曰:“汉代将终,凶臣肆虐,四海有改卜之兆。大丈夫不以此时立功名、取富贵,碌碌与万物共尽,可羞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