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翻译赏析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译文]    绿柳梢外的淡烟漫笼里,轻晓的寒气悠悠飘荡,寒意已减。枝头上红杏盛开,一簇簇红艳艳的,好不热闹!
     [出自]     北宋   宋祁    《玉楼春》

 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
  縠皱波纹迎客棹:春风吹来,水面上皱起波纹,就像是欢迎客船的到来。縠皱,有皱纹的纱,这里比喻水的波纹。棹,船桨,代指船。
  绿杨烟外晓寒轻:杨柳如烟,拂晓时分,还有轻微的寒意。
  闹:热闹,浓盛。
  浮生长恨欢娱少:常常悔恨人生欢乐的时光太少。浮生,指虚浮无定的人生。
  肯爱千金轻一笑:怎么舍不得金钱财富而轻视欢乐的生活?肯爱,怎肯吝啬。轻,轻视。
  为君持酒劝斜阳:在夕阳中手持美酒劝说你。持,拿着。斜阳,傍晚的太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人生苦短,欢乐即逝,让我们暂且在花丛中留住那西斜的太阳吧。且,暂且。晚照,落日的余辉。
  
  【古诗今译】
  东城外面的景色,越来越美了,春风吹来,湖面上皱起棉纱一样的波浪,就像是欢迎客船的到来。绿杨翠柳,茂密如烟,只有拂晓时分,还有轻微的寒意,红杏枝头早已是蜂喧蝶舞,春意盎然,十分热闹。
  常常悔恨人的一生欢乐的时光太少,何不花重金换取欢乐的生活呢。端起斟满的酒杯,当着夕阳,喝一杯吧,希望那西斜的太阳能够在美丽的花丛中多停留一会儿!
  
  【赏析】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时期安陆人。幼年同兄宋庠随父在外地读书,稍长离父还乡。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与兄宋庠同举进士,排名第一,兄宋庠第三。皇太后认为弟弟不可以在哥哥之前,因而改为宋庠第一。后来宋祁官作至工部尚书。兄弟二人都已能文著名,当时称“二宋”。宋祁还曾经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全宋词》录其词六首。
  这首《玉楼春》在歌咏春天中,洋溢着珍惜青春和热爱生活的情感。特别是上阙结句的一个“闹”字把春天点染得生机勃勃,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者时任上书之职,因而被称为“红杏上书”。
  上阕:写的是初春时节绚丽的景色,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艳、鲜活涌动的画面。
  作品起句“东城渐觉风光好”以舒缓的叙述的语气娓娓道来,从表面看似呼是很不经意,但句尾之处的“风光好”却饱含了诗人对春天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起到了一个总的概括作用。这城东风光究竟好在哪儿,好到什么程度?接下来的三句则对“风光好”的具体描绘展示。首先映入诗人眼帘的便是近处的“縠皱波纹迎客棹”,诗人把读者的注意力导向波澜不惊的盈盈春水,那微风中如同棉纱褶皱一样的春水湖面,仿佛是在向游人招手表示欢迎致意,人们在几许的文字中仿佛听到了船上游人们欢乐的笑声。“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两句诗人把视线由近及远地从湖面导引到远处的“绿杨烟外”和“红杏枝头”,“绿杨烟外”何如?还带着拂晓时分微微的寒意;“红杏枝头”又如何?让读者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是“春意闹”,一个“闹”字“闹”出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原本已大好的春光更点染得生机勃勃,盛意盎然、热闹。真可谓“闹”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下阕:写的是诗人现实的内心感受。诗人抒写了人生如梦,时光稍纵即逝,应及时享乐的情趣。然而在写法上却是有意从主观情感上对美好的春光再一次做了有力的烘托。
在“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两句中,诗人着意从功名利禄这两个方面来衬托春天的可爱与可贵。词人当时身居要职,官务缠身,很少有机会或心思刻意从春天里寻求人生的乐趣,故曰“浮生长恨欢娱少”。于是,就有了宁弃“千金”而不愿放过从春光中获取短暂“一笑”的感慨。既然春天如此可贵可爱,词人自然禁不住“为君持酒劝斜阳”,且感叹“且向花间留晚照”的强烈愿望。尽管这一愿望并不现实,夕阳不可能为之而多留一会儿,但是却能够更充分地表达诗人对春天的珍视,对光阴的爱惜之真情。进而烘托了春光之美好和令人想往,两人珍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82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原隰荑绿柳翻译赏析

      《原隰荑绿柳》作者为唐朝诗人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迥野韶光早,晴川柳满堤。   拂尘生嫩绿,披雪见柔荑。   碧玉牙犹短,黄金缕未齐。   腰肢弄寒吹,眉意入春闺。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7
  • 《明史·叶盛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明史·叶盛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叶盛,字与中,昆山人。正统十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师覆土木①,诸将多遁还。盛率同列请先正扈从失律者罪,且选将练兵,为复仇计。也先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6
  • 张无垢勤学

      《张无垢勤学》选自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文言文】   张无垢谪①横浦,寓②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③辄④执⑤书立窗下,就⑥明⑦而读。如是⑧者…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51
  • 怎样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众所周知,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日之功,文言文阅读也不例外。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两条:一条是积累,一条是转化。 掌握实词的意义。虽然《大纲》中只规定需要掌握150个文言实词,但实词掌握…

    古诗文 2022年5月17日
    131
  • 中考古诗词鉴赏及专用术语

         王安石称诗歌之语言为“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用语不同,在中考的考查中,语言层面我们需要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4
  • 学好文言文的四种方法简析

    学好文言文的四种方法简析   虽然文言文不是现实中的语言,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已不再使用,但它是现代文的源泉,还在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所以,要学好现代文,必须有坚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