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情若是长久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意思出处及全词翻译赏析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只要彼此间永远相亲相爱,又何必早早晚晚不离身旁。
秦观: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品读《鹊桥仙》北宋.秦观

【注释】
  ①鹊桥仙:此调有两体,五十六字者始自欧阳修,因其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取以为名;八十八字者始于柳永。此调多咏七夕。
  ②纤云弄巧:纤细的云彩变幻出许多美丽的花样来。这句写织女劳动的情形。传说织女精于纺织,能将天上的云织成锦缎。
  ③飞星传恨:飞奔的牵牛星流露出(久别的)怨恨。作者想象被银河阻隔的牛郎、织女二星,闪现出离愁别恨的样子。
  ④金风:秋风。秋,在五行中属金。玉露:晶莹如玉的露珠,指秋露。
  ⑤忍顾:不忍心回头看。
  ⑥朝朝暮暮:日日夜夜。这里指日夜相聚。

  【译文】
  彩云显露着自己的乖巧,流星传递着牛女的愁恨。
  纵然那迢迢银河宽又阔,鹊桥上牛郎织女喜相逢。
  团圆在金风习习霜降日,胜过了人间多少凡俗情。
  莫说这含情脉脉似流水,莫遗憾美好时光恍如梦。
  莫感慨牛郎织女七夕会,莫悲伤人生长恨水长东。
  只要是真情久长心相印,又何必朝夕相聚度此生。
译文2:
     朵朵的彩云编织出绚丽优美的图案,遥遥相对的牛郎织女在暗暗传递着离怨。银河啊,尽管你迢迢万里无边无沿,今夜,他们也要踏着鹊桥在你河边会面。乘着秋风,踩着白露,哪怕只有这一次的相逢啊,就胜过那人间的千遍万遍。
       幸福的相会情深意长,甜蜜的佳期竟像一场梦幻,这喜鹊搭成的长桥多么遥远啊,怎能忍心回顾。只要彼此间永远相亲相爱,就胜过那朝朝欢会,夜夜相伴。

【赏析】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近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象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此词的结尾两句,是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就全篇而言,这首写神话故事的词,句句是天上,句句写双星,而又句句写人间,句句写人情,天人合一,成为千古抒情绝唱。其抒情,悲哀中有欢乐,欢乐中有悲哀,悲欢离合,起伏跌宕。词中有写景,有抒情,有议论,虚实兼顾,融情、景、理于一炉。有趣的是,婉约词家在写作上常以议论为病,而今作为婉约派大师的秦少游,直接在这篇名作中抒发了议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些自由流畅的句子,近于散文,却更显得婉约蕴藉,余味盎然。这说明议论运用得好,也能赢得极好的艺术效果的。“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9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背诵文言文的几种巧妙方法

    背诵文言文的几种巧妙方法   背诵文言文其实并不难,先决条件是理解课文,关键是掌握方法,这里介绍几种方法。   一、情景对比法。《岳阳楼记》鲜明地描画了“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8
  • 裴松之《马钧传》(四)

    原文】傅子见安乡侯,言及裴子之论,安乡侯又与裴子同。傅子曰:“圣人具体备物,取人不以一揆也。有以神取之者,有以言取之者,有以事取之者。有以神取之者,不言而诚心先达,德行颜渊之伦是也…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20
  • 简要分析《二十四孝图》“埋儿奉母”是否符合孔子的“孝道观”?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6分) 甲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80
  • 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知识考点

    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知识考点   文言文是用古代汉语写的文章。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要能读懂文言文必须积累一些古代汉语的知识,并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文章逐渐获得文言语感,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4
  • 中考文言文阅读:与朱元思书

    中考文言文阅读:与朱元思书   阅读《与朱元思书》,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6
  • 《宋史·李昭述传》“李昭述字仲祖”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昭述字仲祖,以父荫为秘书省校书郎。各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为刑部详覆官,累迁秘书丞。群牧制置使曹利用荐为判官,郓州牧地侵于民者凡数千顷,昭述悉复之。以太常博士知开封县,特迁尚书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