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的诗意:文采卓绝薄命遭忌恨,山精水怪喜吞过路人。这两句诗揭露了李唐王朝摧残人才的严酷现实——好文章像是跟命运敌对,文学家大都命运坎坷;那些奸邪小人,时时都在一旁窥伺,喜欢文人失意,这才达到了他们阴谋陷害的目的。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遭人诬陷,李白、杜甫的命运都是如此。这两句诗心极沉痛,语极悲愤,蕴含哲理,意味深长,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出自杜甫《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鸿雁:喻指书信。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江湖:喻指充满风波的路途。这是为李白的行程担忧之语。
命:命运,时运。
文章:这里泛指文学。这句意思是:有文才得人总是薄命遭忌。 
魑魅: 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

译文
凉风飕飕从天边刮起,不知此时你心境怎样。
鸿雁捎的消息何时到?只恐江湖秋水多风浪。
文采卓绝薄命遭忌恨,山精水怪喜吞过路人。
相比你会与屈原共语,投诗汩罗江诉不平事。


凉风飕飕地从天边刮起,你的心境怎样呢?令我惦念不已。
我的书信不知何时你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
作文章忌讳坦荡的命途(逆境发奋,才易写出名篇),奸佞小人最喜欢好人犯错。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

赏析
《天末怀李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思念李白的诗作。此诗以凉风起兴,对景相思,设想李白于深秋时节在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全诗情感真切深挚,风格婉转沉郁,为历代广为传诵的抒情名篇。
这首诗和《梦李白二首》当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时李白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诗人说: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这是返朴归真的高度概括,言浅情深,意象悠远。以杜甫论,自身沦落,本不足虑,而才如远人,罹此凶险,定知其意之难平,远过于自己,含有“与君同命,而君更苦”之意。此无边揣想之辞,更见诗人想念之殷。代人着想,“怀”之深也。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李慈铭曰:“楚天实多恨之乡,秋水乃怀人之物。”悠悠远隔,望消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寄语以祈珍摄。然而鸿雁不到,江湖多险,觉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
  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高步瀛引邵长蘅评:“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此时李白流寓江湘,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和这位千载冤魂,在身世遭遇上有某些相同点,所以诗人飞驰想象,遥想李白会向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欲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这一联虽系想象之词,但因诗人对屈原万分景仰,觉得他自沉殉国,虽死犹存;李白是亟思平定安史叛乱,一清中原,结果获罪远谪,虽遇赦而还,满腔的怨愤,自然会对前贤因秋风而寄意。这样,“欲共冤魂语”一句,就很生动真实地表现了李白的内心活动。最后一句“投诗赠汨罗”,用一“赠”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这一“赠”字之妙,正如黄生所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读杜诗说》)
  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地表达出来,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转,萦绕心际。吟诵全诗,如展读友人书信,充满殷切的思念、细微的关注和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情,反复咏叹,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实为古代抒情名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92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赠何七判官昌浩》的翻译及赏析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   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   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69
  • 冯梦龙《智囊》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冯梦龙《智囊》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孝宗时,以孔镛为田州知府。莅任才三日,郡兵尽已调发,峒獠仓卒犯城,众议闭门守,镛曰:“孤城空虚,能支几日?只应谕以朝廷恩威,庶自解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00
  • 读书要三到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496
  • 悯农其一古诗意思翻译注释(李绅)

    “悯农其一古诗意思翻译注释(李绅)”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悯农(其一)古诗原文 作者: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02
  • “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人。孝宗即位,迁著作佐郎。帝初政,锐意事功,问大昌曰:“朕治道不进,奈何?”大昌对曰:“陛下勤俭过古帝王,自女真通和,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3
  • 文言文实词涕的用法

    文言文实词涕的用法   文言实词 : 涕   文言翻译   ①<名>眼泪。《荆轲刺秦王》:“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捕蛇者说》:“蒋氏大戚,汪然出涕。”《左忠毅公逸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