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思及全诗诗意赏析

蝉噪林逾静下一句鸟鸣山更幽出自南朝梁·王籍《入若邪溪》

入若邪溪诗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今译〕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

解释:
  ①本写泛溪景象,并寓久客思归之念。《梁书·文学传》:"(籍)除轻车湘东王咨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至若耶溪赋诗,其略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当时以为文外独绝。"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南若耶山下。
  ②艅艎(yúhuáng于黄):舟名。泛泛:船随波荡漾貌。
  ③岫(xiù秀):山峦。
  ④阳景:日影。景,同"影"。
  ⑤逾(yú愚):更加。

  〔赏析〕

《入若邪溪》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南朝诗人王籍所作的一首诗。是一首寓情于景的诗,诗中借描写泛溪景象,寓久客思归之念。

动与静在生活中是相对立的,但在艺术作品中有时却相辅相成。这里是远离尘世、人迹罕至之地,对厌烦了尘世纷扰的人来说,显然有着无比的幽静。但是,山林如果真的沉寂无声,那只会使人觉得死气沉沉。而这两句写山林之幽静,却不失大自然生动活泼的情趣。因而,当时成为传诵一时的名句。据载,梁简文帝、梁元帝曾反复讽咏此联,认为不可复得。宋人王安石也爱此诗,但却有意做了反而文章,说是“一鸟不鸣山更幽”,真是见仁见智。

  〔原作〕舱舶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轴,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远游。

  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本篇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用“悠悠”一词写出“空水”寥远之态,极有情致。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人用一“生”字写云霞,赋予其动态,用一“逐”字写阳光,仿佛阳光有意地追逐着清澈曲折的溪流。把无生命的云霞阳光写得有知有情,诗意盎然。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蝉噪”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如同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创新。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09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狱中赠邹容

    朝代:清代 作者:章炳麟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州。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餱。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61
  • 客从南溟来翻译赏析范文

      《客从·客从南溟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80
  • 《核舟记》文言文翻译

    《核舟记》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下面是《核舟记》文言文的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36
  • 《太宗纳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太宗纳谏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①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②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③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4
  • “九十花期能几许。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寞西窗雨”全词赏析

    “九十花期能几许。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寞西窗雨”出自金末元初词人元好问《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 落红吹满沙头路。似总为、春将去。花落花开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7
  •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原文及译文赏析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作者是宋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岸小桥千嶂抱,揉兰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