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翻译赏析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远远一看便知道那不是雪花,因为有淡雅的清香飘过来。

宋·王安石《梅花》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译文:
       墙角里有几枝梅花,迎着寒风独自开放。
     远远的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花香飘过来。

[今译] 远远望去知道那不是白雪,因为时而有一阵暗香袭来。
[赏析]
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而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所歌颂。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咏梅诗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一首饶有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首咏梅诗吟咏的是早春之梅。全诗虽仅4句20字,却较为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梅花的神韵和香色。
    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颇有寒意的早春时节,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花迎寒绽开。这两句写梅花,不绘其形,而传其神。“墙角”二字点明地点;“独自开”与“数枝梅”相照应,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时间,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不过,这两句诗写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怒放,并非首创。在此之前,已有别的诗加以描绘了。如南朝陈诗人谢燮的《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紧扣一个“早”字,用表现人的心理状态的“疑”与“畏”字写梅花,使之人格化,从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斗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梅花的香色,则写得较为新颖别致。“遥知不是雪”,着眼于人们的视觉形象,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尽管这句诗否定了诗人于远处所看到的墙角凌寒独自绽开的数枝梅花是雪,但它实际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试想,假如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红的或是其他颜色,诗人会由此而联想到雪吗?正因为梅花似雪,唐代诗人张谓的《早梅》诗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以错把梅枝当作雪枝来反映白梅早发、皎洁似雪的特点,才给人以“错”而无误,“错”中见奇之感。
  “遥知不是雪”这句诗,不仅含蓄地写梅花的纯净洁白,也间接地交代前两句中所写的迎寒怒放的“墙角数枝梅”实为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中所见,且与诉诸人们嗅觉的下句“为有暗香来”一道写梅花的香色,诗句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显示出全诗结构的严谨。
  诗人写梅香,没有借助任何形容词,亦未泼墨如云,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寻常最奇崛”(王安石语)的“遥知”这两句诗巧妙自然地出之。这两句诗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正因为有梅花的香气从远处袭来,才使诗人“遥知不是雪”。倘若梅花无香气,则诗人从远处隐隐约约看到的“墙角数枝梅”,是难免把它错当作雪枝的。以互为因果的两句诗写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与张谓的《早梅》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遥知”两句诗也未必是实写诗人于远处闻到梅花的香色,从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结论,而只是虚写,极言梅花的香气之浓。
  如果说,这首《梅花》诗所吟咏的梅花,不仅让人领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韵,而且给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别具一格的鲜明印象,那么,这首诗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咏的梅花,令人赏心悦目,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赏析二:
王安石的这一首《梅花》诗,吟咏的是早梅。全诗虽然仅仅20个字,却较为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梅花的神韵和香色,表现出梅花独步早春,真纯无瑕,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顽强的生命力。
诗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他积极推进改革,力主变法,受到保守势力的顽强阻挠,当时他心情异常复杂。诗中写梅花傲霜斗雪,凌寒怒放,反映了他此时的孤独寂寞和艰难处境,同时也表明自己不畏权贵,孤芳自赏的志向与品格。

    诗的前两句,写在春寒料峭的早春时节,万物皆未复苏,唯独墙角的数枝梅花,抗严寒,傲冰雪,形单影只独自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墙角寂寞处有几枝洁白的梅花,迎着寒风孤独地盛开着。

    诗的后两句,“看似寻常最奇崛”,写梅花的色与香,格外的新颖别致。从视觉形象上写梅花皎洁似雪,冰清玉洁,从嗅觉上突出了梅花的淡淡清香: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为什么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约约地传来一阵阵的幽香。

   这首小诗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思,将自己的心境寄托于品质高洁的梅花,语言朴素,字字精工,明丽清新,意境深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01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大铁椎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大铁椎传 [清]魏禧 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2
  • 刘弘传文言文阅读题

    刘弘传文言文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弘,沛国相人也。起家太子门大夫,累迁宁朔将军、监幽州诸军事,甚有威惠,寇盗屏迹,为幽朔所称。以勋德兼茂,封宣城公。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8
  • 棘刺雕猴文言文翻译及启示

      《棘刺雕猴》是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的一篇。以下是棘刺雕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棘刺雕猴的启示,欢迎阅读。 棘刺雕猴文言文   燕王好微巧(1),卫人请以棘(2)…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8
  •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这两句是说,自古以来凡是取得国家政权并巩固政权的,都是因为得到贤才的辅佐,不要说国家的强大或衰微是往复循环的。以史喻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71
  • “李公麟,字伯时,舒州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公麟,字伯时,舒州人。第进士,历南康、长垣尉,泗州录事参军,用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册定官、御史检法。好古博学,长于诗,多识奇字,自夏、商以来钟鼎尊彝,皆能考定世次,辨测款识,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0
  • 初中文言文阅读课后习题

    初中文言文阅读课后习题   唐睢说信陵君①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睢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