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翻译赏析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昨夜经过了一场风雨,不知花儿落下多少?
   [出自]  孟浩然《春晓》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早晨。
2.晓:天亮。
3.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4.闻:听。
5.闻啼鸟:听见鸟叫。

〖译文〗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
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赏析〗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思非常独到。诗歌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不知不觉的又来到了一个春天的早晨,不知不觉的又开始了一次花开花落。思想着这一年一度的春色,人生的感慨便会油然而起,或淡或浓地萦回心头。
《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首句“春眠不觉晓”,第一字就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此句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处处闻啼鸟”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四面八方的意思。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了,我睡得真甜,不知不觉天已大亮。一觉醒来,只听见处处有鸟儿在歌唱。第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然后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惜春也是爱春,喜悦是全诗的基调。

本诗写春景,不是写所见,而是写所闻及所想。诗人把自己的听觉感受写出来,然后由读者体味、再现诗人描绘的意境。构思巧妙,很有情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0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有关于描写清明节的古诗词

      导语: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风落日万人思。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姓在名在人不在,思亲想亲不见亲。清风习习催秧绿,明月悠悠映墓地。一方哀思载不动,两行热泪满胸腔。接下来是小…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5
  • 点绛唇桃源翻译赏析

      《点绛唇·桃源》作者为宋朝诗人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前言…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7
  • 题赠定光上人――白居易诗词全集

    题赠定光上人 [唐] 白居易 二十身出家,四十心离尘。 得径入大道,乘此不退轮。 一坐十五年,林下秋复春。 春花与秋气,不感无情人。 我来如有悟,潜以心照身。 误落闻见中,忧喜伤形…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2
  • 文言文中易误读的字归纳

    文言文中易误读的字归纳   1、通假异读。文字通假,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通假字跟本字的读音大多不同,我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读本字的音。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就不能读shu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3
  • 张说《蜀道后期》译文赏析

      《蜀道后期》   唐代: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蜀道后期》译文   我客游在外,行事尽量迅速,像同时间在竞争一样,来往的行程都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91
  • 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全诗翻译赏析

    《入朝洛堤步月》是唐高宗朝宰相上官仪在洛阳皇城外等候朝见时创作的一首短诗。此诗通过描写作者经过洛水河堤时的见闻观感,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显扬得意之情。全诗精于筹划,巧于抉择,各种自然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7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