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翻译赏析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译文]  再也没有柳絮随风起舞飞扬了,只有那葵花向着太阳转动。
   [出自]  北宋 司马光 《客中初夏》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释:
    向日倾:一作“向日晴”。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是北宋司马光的名句。而今许多人把“葵花”释为“向日葵”,连许多古诗书编者都不例外,实为谬误。因为向日葵是菊科植物,原产美洲,明代后期才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的几种“葵”不能混为一谈。
  葵,在我国原指葵菜,属锦葵科,此外还有蜀葵等,也都有向阳的习性。
  而向日葵属菊科,原称丈菊、西番菊,原产美洲,是明代后期才从南洋传入中国的油料作物。
  明王角晋《群芳谱》:“西番葵,茎如竹、高丈余,叶似葵而大,花托圆二、三尺,如莲房而扁,花黄色,子如荜(蓖)麻子而扁。”这是我国最早关于向日葵的记载。
  所以,司马光笔下的“葵花”,并不是指向日葵,而应当是指蜀葵等亦有向阳性的植物。

译文:
    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着太阳开放。

赏析:
前两句写雨后初晴的景色,后两句的景物描写是有寄托的。第三句的含意是:我不是因风起舞的柳絮,意即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我的心就像葵花那样向着太阳,意即对皇帝忠贞不贰。诗人托物言志,笔法委婉含蓄。
  客居它乡,在春尽夏初之际,一幅雨后乍晴清明和暖的秀丽画面跃入诗人的视野.而在这富于变化情趣的画面中,诗人不喜雨丝蒙蒙的南山,也不赞随风飞舞的柳絮,而把自己的独钟给了向日而倾的葵花,其意何在呢不难发现诗人非独爱葵花,而是性情使然,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人久在官场,自是看够了人云亦云的柳絮,却无论如何也不愿自己"摧眉折腰"随风飘摆,终而选择了做株向日的葵花,真金如色,笑脸为形,且懂得珍惜阳光,这也许才是葵花的可爱之处吧!
  本诗语言浅白,色彩明丽清新,犹如摄影师抓拍的一个镜头,"当户转分明""清和雨乍晴",作者调动我们熟悉的景物布置了一个清明和暖的气氛."乍""转""起""倾"使这些景物鲜活生动,使整首诗充满了雨和夏的味道,从嗅觉,感觉,视觉各个方位来攻占读者的心.最后两句点明本诗主旨,作者的心犹如葵花向日,任雨打风吹,不动不摇,绝不改变自己的政治理想.
  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状物抒怀的托物言志诗.起笔点明节令:初夏的一场细雨,驱散了春天的寒意,洗净了空气的尘埃,使得万里江山在经历了夏雨的洗礼后添得一份明朗,显得更加妩媚.紧接着转笔入近景:春去夏来,眼前已没有了那随风飞舞的柳絮,只有自始至终向着明媚阳光的葵花.诗人有意选择"柳絮","葵花"作比,言此意彼,恰恰要表明内心的情志:风雨之中我不会像称为"水性杨花"的败絮,我要做"永远向日"的葵花!
  一首平白如话的小诗,既无险字,也无丽词,似乎一览无余.初夏时节,一场清雨刚停,对着门的南山又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眼前.随风飘舞的柳絮杨花已不见,只有葵花对着太阳在开放.这其实只是字面上的意思.作为政治家的司马光决非如此浅薄;甚至用不着细细咀嚼,便可知其所指,其所托,其所寄寓着的深意.风风雨雨,雨雨风风,我(作者)也永不会像柳絮一样没有固定的操守,而会永远像葵一样忠心于国家.此诗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托物而言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1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韩云门娶盲女》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韩云门娶盲女  项城①韩云门,名堳(méi),聘②戚氏女。未几,两目失明。戚谓韩郎年少能文,必成远③器,而配以盲女,非偶也。欲毁婚而终女子于家。韩之父母将许之,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70
  • 贺铸《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贺铸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注释】 暗栖鸦:乌鸦暗栖于嫩黄的杨柳之中。和月:趁着皎洁的…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8
  • 白居易-诗词《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79
  • 朱熹《春日》译文 《春日》鉴赏及赏析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译文   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93
  • 高中语文《夏原吉传》原文及译文

      夏原吉,字维喆,其先德兴人。原吉早孤,力学养母。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建文初,擢户部右侍郎。明年充采访使。巡福建,所过郡邑,核吏治,咨民隐。人皆悦服。久之,移驻蕲州。 …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130
  • 文言文“赵昶字长舒,天水南安人也”阅读及试题

    赵昶字长舒,天水南安人也。曾祖襄,仕魏,至中山郡守,因家于代。昶少聪敏,有志节。弱冠,以材力闻。魏北中郎将高千甚敬重之,千牧兖州,以昶行临涣、北梁二郡事。大统初,千还镇陕,又以昶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