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 《咏怀古迹》其二 翻译赏析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译文] 面对千秋往事惆怅不已,洒下泪水,虽然生在不同的朝代,但萧条感相同。
  [出典]  杜甫  《咏怀古迹》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注释:
    风流儒雅:指宋玉的文采和学问。
    萧条异代不同时: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却是相同。    云雨: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襄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山名,在今四川省巫山县。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意谓最感慨的是,楚宫今已泯灭,因后世一直流传这个故事,至今船只经过时,舟人还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这些古迹。 
 
   
译文1:    
默诵草木摇落深知宋玉为何悲秋;他学问渊博文辞精采算是我老师。   
相隔千秋追怀怅望叫人不免流涕;索寞萧条我和他相似却生非同时。   
江山犹在故宅仍存只有文采空留;他的云雨楼台岂是说梦而无讽意?   
最可感慨的是当年楚宫早已泯灭;至今船夫还带疑地指点这些古迹。    

译文2:      
草木摇落深深地体会到宋玉悲秋的原因,风流儒雅可以做我的老师。面对千秋往事惆怅不已,洒下泪水,虽然生在不同的朝代,但萧条感相同。江山故居空留下文采,云雨荒台难道是梦想?最可叹楚主宫殿已经不存在,船夫还指点猜疑。

【诗文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大历元年(七六六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诗人瞻仰宋玉旧宅怀念宋玉。从而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宋玉的崇拜,并为宋玉死后被人曲解而鸣不平。全诗通篇用赋,遣词造句讲究铸炼,清丽自然。

此诗借宋玉《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秋意绪,营造出一幅萧索悲凉的意境,借此写萧条异代的千秋洒泪。诗的后半部分,感叹大好江山虽留宋玉宅,然而,人们只知宋玉是文人,不知宋玉是志士。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意在讽君,而今却传为欣赏风流艳事。从曲解而误解,竟使一代志士变为无谓文人。更为可悲的是,后人不关心楚国的兴亡,只指点楚王的风流之所,不仅以讹传讹,而且泯灭了宋玉。读完全诗,我们才猛醒,诗人的"萧条异代"之叹,原来不仅仅是叹宋玉的沦落,更是叹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遭际:本为志士,却不得不以一介文人存身于世,恐怕将来人们谈起杜甫,也会像谈起宋玉一样!诗人为宋玉悲,更为自己悲,他是将对自己人生的悲感压于心底,之后又通过宋玉事回环转达出来,给人以波澜老成之感。黄生的分析也许更能传达此诗回环往复的特点:"前半怀宋玉,所以悼屈原;悼屈原者,所以自悼也。后半抑楚王,所以扬宋玉。扬宋玉者,所以自扬也。"而我们接着说:扬宋玉者,所以悲宋玉也。悲宋玉者,实为自悲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6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徐渭豁然堂记原文及译文赏析赏析

      豁然堂记   (明)徐渭   越中山之大者,若禹穴、香炉、蛾眉、秦望之属,以十数,而小者至不可计。至于湖,则总之称鉴湖,而支流之别出者,益不可胜计矣。郡城隍祠,在卧龙山之臂,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85
  • 《张之万之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之万之马 张尚书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3
  • “杨徽之,字仲猷,建州浦城人”阅读答案

    杨徽之,字仲猷,建州浦城人。祖郜,仕闽为义军校。家世尚武,父澄独折节为儒,终浦城令。徽之幼刻苦为学,邑人江文蔚善赋,江为能诗,徽之与之游从,遂与齐名。尝肄业于浔阳庐山,时李氏据有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9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全诗翻译赏析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译文:闲暇无事我效仿吕尚到碧溪边垂钓,同时也曾像伊尹一样做梦乘舟经过日边。《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8
  • 节选文言文练习

    节选文言文练习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1
  • 《江心寺》

    柴 望 寺北金焦彻夜开, 一山却似小蓬莱①。 塔分两岸波中影, 潮长三门②石上苔。 遗老为言前日事, 上皇曾渡此江来。 中流滚滚英雄泪, 输与高僧入定回。 这首咏江心寺的七律,是作…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9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