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全诗翻译赏析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译文]  你戴一顶斗笠,披一身斜阳,独自归向那远远的青山。
   [出自]  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灵澈:人名,当时著名诗僧。本姓汤,字澄源,生于会稷,与刘长卿友善。 他自幼出家为僧,后从严维学诗,与僧皎然游,为时人所重。元和十一年(861)卒。《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诗题一作“送灵澈。”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竹林寺:一称“鹤林寺”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南黄鹤山上。
  苍苍:深青色。这里指葱笼的树色。
  杳杳(yǎo):隐约,深远的样子。
  荷(hè):背、负。
  杳杳:深暗的样子,这里指天边的暮色。
  荷笠:背着斗笠。
    带斜阳:映照在夕阳中。
    青山独归:即独归青山。

译文1:
     在苍翠的竹林寺院中,远远传来深沉的晚钟。
  他身背斗笠披着晚霞,独自归向青山最深处。
    
译文2:
     好似墨青色隐隐铺盖着曲径通幽的竹林寺,神秘的色彩在悄悄氤氲,阵阵沉重的晚钟飘渺在自然的屏障中,随风驱散,给人恍若隔世的感觉。我背着轻巧的斗笠,任晚风斜阳柔柔抚摸我的青丝。向远处眺望,连绵起伏的青山外,遥遥的远行人,那晚霞的光填补了我伤感的心。
  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你背着的斗笠还带着夕阳,独自归向远方的青山。
   
译文3:
    在苍茫深邃的山林中座落着竹林寺,从那里缥缥缈缈地传来了暮钟声。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灵澈背着斗笠,披着夕阳的余辉,独自向远方的树木葱笼的深山走去。
 
赏析: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绘画论》)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72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中文言文学方法参考

    高中文言文学方法参考   方法一:三多   1、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可能的话,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扩大自己的视野。   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2
  • 入朝曲

    朝代:南北朝 作者:谢朓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560
  • “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这两句是说,娇艳的桃花似当垆的文君和登墙窥宋玉的美女那样美丽多姿。“艳拂”、“红欹&…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7
  •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原文译文及鉴赏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宋代: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7
  • 中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词语

    中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词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即快马)《三峡》   2、夏蚊成雷(雷:名词作动词,指像雷响)《闲情记趣》   3、神定,捉虾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5
  • 柳永《望海潮、蝶恋花》教案

    柳永词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词和宋词的相关情况;了解柳永的词作。     过程与方法:分析《蝶恋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