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全诗翻译赏析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出自杜甫《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释
⑴ 阴阳:指日月。
⑵短景:指冬季日短。景:通“影”,日光。
⑶霁(jì):雪停。
⑷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在夔州东.
⑸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
⑹战伐:崔旰(gàn)之乱。
⑺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⑻ 人事:指交游。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漫:徒然、白白的。

参考译文
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参考译文二】
  到了年末,日月移动,天变短了,身处天涯,霜雪刚停,夜更寒冷。五更的鼓角声悲壮感人,三峡上空的星河映照在江水中摇动不定。野外千家恸哭,听说又要打仗了,几处响起了渔夫和樵夫唱的夷歌。诸葛亮,公孙述最终还是归于黄土,人世萧条家书断绝寂寞孤独,又算得了什么?

赏析:
该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崔旰、郭英又、杨子琳等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层层铺开,步步推进,从而更好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怀。[4-5]  
开首二句写道:“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诗歌首先点明时间。上句中的“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景”同“影”。“短景”指冬天日短。“天涯”即天边,指夔州。“霁”即天放晴。首句的意思是说,年终一天比一天短。其中,一个“催”字用得很妙,不但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的冬日特点,而且使人觉得时光飞逝。次句“天涯霜雪霁寒宵”中的“天涯”指夔州,又暗含有沦落天涯意。意思是说,夔州霜雪停了的寒冬夜晚,雪光映照下,明朗如昼。诗能见到如此景象,可以说,真是彻夜难眠,感慨万千。
颔联写道:“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承接上联次句“寒宵”而来,描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星河”指天河。“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夔州在瞿塘峡西口,为三峡的起点。上句“五更鼓角声悲壮”是说,晴朗的夜空,鼓角声格外响亮,黎明时分,那声音更显得悲壮凄凉。诗人用“鼓角”、“五更”、“声悲壮”表明了兵戈未息、战争频繁不断。下句“三峡星河影动摇”是说雨后玉宇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诗人通过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深夜美景的赞叹,蕴含着悲壮深沉的情怀。
颈联写道:“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野哭”即乡野百姓的哭声。“战伐”指蜀地军阀混战的局面。“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起渔樵”即起于渔夫樵子之口。上句是说,听到征战的消息,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遍四野。诗人所描绘景象是多么凄惨。下句是说,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 夷歌”之声。其中,“数处”指不止一起。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真实形象地表现出来。诗人在这一联,用声音来抒发情感,“野哭”、“ 夷歌”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正好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尾联写道:“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这里,诗人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诗人运用典故,在比较中含蓄而深沉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终黄土”即最终都死去,同归黄土。上句的意思是说,(诗人)极目远眺夔州西郊的武侯庙与东南的白帝庙,一世之雄,他们也成了黄土中的枯骨。“人事音书”即人情世故。“漫”即随他,不管他。下句的意思是说,人事与音书,都只能任其寂寞了。我们从最后两句来看,通过对“卧龙跃马终黄土”的描述,自然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正如沈德潜《唐诗别裁》中所说:“结言贤愚同尽,则目前人事,远地音书,亦付之寂寥而已。”也就是说,象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他是贤是愚,都烟消云散了。而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我的寂寥孤独,也就算得了什么。这与《茅屋为秋风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诗人一贯的人格与品质的最好表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8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中考语文文言文倒装句

    中考语文文言文倒装句   [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1
  • 聂师道歙人文言文阅读题

    聂师道歙人文言文阅读题   聂师道,歙人   聂师道,歙人。少好道。唐末,于涛为歙州刺史,其兄方外为道士,居于南山中,师道往事之。涛时诣方外,至于郡政,咸以咨之,乃名其山为问政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0
  • 有关金陵怀古的古诗句

    金陵怀古的古诗句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0
  • 【双调】沉醉东风(双拂黛停分翠羽)

             孙周卿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4
  • “楼阁空濛,管弦清润,一水盈盈隔”全词翻译赏析

    楼阁空濛,管弦清润,一水盈盈隔。 出自]:张辑《念奴娇》 念奴娇 嫩凉生晓,怪得今朝湖上,②秋风无迹。古寺桂香山色外,肠断幽丛金碧③。骤雨俄来,苍烟不见,苔径孤吟屐④。系船高柳,晚…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1
  • 感遇十二首·其四

    朝代:唐代 作者:张九龄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4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