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译文】 只有那一叶梧桐悠悠下,不知寄托了多少秋凉悲声!
 【出自】 南宋  张炎  《清平乐·候蛩凄断》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注释:
     清平乐: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清平乐令》、《忆萝花》、《醉东风》等。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又一体,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蛩(qióng):蟋蟀。
     练:素白未染之熟绢。
     芦花: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愁损:愁杀。
     兰成:北周庾信的小字。
     关情:动心,牵动情怀。

译文1:
蟋蟀哀鸣欲断魂,秋风萧瑟秋江岸,人与秋虫共鸣。冷月落沙洲,澄江如彩绢,千里芦花望断,不见归雁行踪。
默默愁煞庾信,可怜夜夜脉脉含离情。只有那一叶梧桐悠悠下,不知寄托了多少秋凉悲声!
   
译文2:
蟋蟀的啼鸣声凄切欲绝,西风正紧的江岸上有人说话。月儿向平坦的沙岸落去,江水似绸缎,望尽芦花丛,不见一只大雁。
暗暗愁煞庾信,可怜我每一夜都在思念故乡。只有一枝梧桐叶,却不知响起多少秋声。

赏析
《清平乐·候蛩凄断》是宋末元初词人张炎创作的一首词。词上片写秋意,候蛩的哀鸣,西风的衰飒,秋月的清冷,秋江的澄净,无雁的芦花,一幅萧杀的“秋晓图”。 下片写情,道出无限“秋愁”,最后一句极具概括性和艺术性,成为盖世佳句。 词选景巧妙,言情深远,笔调精练、含蓄,风韵幽雅独特,意境清空淡远,情感真切感人。
上片“候蛩”四句写出秋意:候蛩(即蟋蟀)的哀鸣,西风的衰飒,秋月的清冷,秋江的澄净,无雁的芦花,一幅萧杀的“秋晓图”。以中,人们不难触发出一股悲愤忧愁的“共鸣”来。作者选景立意颇深:写秋寒,不言西风呼啸,而言候蛩凄断;写秋感,不半个愁字,而言芦花盼雁。既含蓄又有美感,表现作者深厚的功力。
下片“暗教”四句,道出无限“秋愁”:“兰成”,南朝梁时诗人廋信的小字,后其被北方政权所俘。“梧叶”,梧桐之叶,其最易引发秋感。白居易《长恨歌》中有“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把“秋雨梧桐”作为人世中最易引起愁情悲感的事来写。而晚唐词人“温庭筠”又有“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更为梧叶增添丰厚的感情积淀。而作者言梧叶而写“一枝”,正是更加形象地表现出孤苦潦落,刻划人物情景入木三分。下片短短几句,却把上片所写之景统统升华、提炼成了情语,借廋信之事道出人间道不尽的悲欢离合,借梧叶之孤义表达人世的苍沧。而最后一句“梧叶秋声”又极具概括性和艺术性,又成为盖世佳句。
此词在艺术上是成功的,从选景的巧妙,从言情的深远,都极具特色。其笔调精练,含蓄;其风韵幽雅独特;其意境清空淡远;其情感真切感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8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刘方平《代春怨》《春怨》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代春怨 刘方平①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②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③,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5
  • 文言文励志的名言警句

    文言文励志的名言警句   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小编整理的励志的名言警句,供参考!   励志的.名言警句1  1、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4
  • 何景明《送韩汝度还关中》阅读答案

    送韩汝度还关中 [明]何景明 华岳云台万里情②,高秋落日眺秦城。 黄河一线通沧海,身在仙人掌上行。 [注] ①韩汝度:作者友人。正德九年,因上疏指斥时政,被夺官还乡。关中:古代指陕…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4
  • 围魏救赵的文言文翻译

    围魏救赵的文言文翻译   导语: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73
  •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这两句是说,门前的鸟雀叽叽喳喳,吹呼跳跃,好像是在欢迎从千里之外归来的主人;这位千里迢迢、风尘仆仆的人,回到家了。前句为乡村特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0
  • 《铁杵磨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铁杵磨针》本文出自《方舆胜览》,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顺,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对自己的触动很大,终于发奋读书,最终学有大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