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译文】 只有那一叶梧桐悠悠下,不知寄托了多少秋凉悲声!
 【出自】 南宋  张炎  《清平乐·候蛩凄断》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注释:
     清平乐: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清平乐令》、《忆萝花》、《醉东风》等。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又一体,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蛩(qióng):蟋蟀。
     练:素白未染之熟绢。
     芦花: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愁损:愁杀。
     兰成:北周庾信的小字。
     关情:动心,牵动情怀。

译文1:
蟋蟀哀鸣欲断魂,秋风萧瑟秋江岸,人与秋虫共鸣。冷月落沙洲,澄江如彩绢,千里芦花望断,不见归雁行踪。
默默愁煞庾信,可怜夜夜脉脉含离情。只有那一叶梧桐悠悠下,不知寄托了多少秋凉悲声!
   
译文2:
蟋蟀的啼鸣声凄切欲绝,西风正紧的江岸上有人说话。月儿向平坦的沙岸落去,江水似绸缎,望尽芦花丛,不见一只大雁。
暗暗愁煞庾信,可怜我每一夜都在思念故乡。只有一枝梧桐叶,却不知响起多少秋声。

赏析
《清平乐·候蛩凄断》是宋末元初词人张炎创作的一首词。词上片写秋意,候蛩的哀鸣,西风的衰飒,秋月的清冷,秋江的澄净,无雁的芦花,一幅萧杀的“秋晓图”。 下片写情,道出无限“秋愁”,最后一句极具概括性和艺术性,成为盖世佳句。 词选景巧妙,言情深远,笔调精练、含蓄,风韵幽雅独特,意境清空淡远,情感真切感人。
上片“候蛩”四句写出秋意:候蛩(即蟋蟀)的哀鸣,西风的衰飒,秋月的清冷,秋江的澄净,无雁的芦花,一幅萧杀的“秋晓图”。以中,人们不难触发出一股悲愤忧愁的“共鸣”来。作者选景立意颇深:写秋寒,不言西风呼啸,而言候蛩凄断;写秋感,不半个愁字,而言芦花盼雁。既含蓄又有美感,表现作者深厚的功力。
下片“暗教”四句,道出无限“秋愁”:“兰成”,南朝梁时诗人廋信的小字,后其被北方政权所俘。“梧叶”,梧桐之叶,其最易引发秋感。白居易《长恨歌》中有“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把“秋雨梧桐”作为人世中最易引起愁情悲感的事来写。而晚唐词人“温庭筠”又有“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更为梧叶增添丰厚的感情积淀。而作者言梧叶而写“一枝”,正是更加形象地表现出孤苦潦落,刻划人物情景入木三分。下片短短几句,却把上片所写之景统统升华、提炼成了情语,借廋信之事道出人间道不尽的悲欢离合,借梧叶之孤义表达人世的苍沧。而最后一句“梧叶秋声”又极具概括性和艺术性,又成为盖世佳句。
此词在艺术上是成功的,从选景的巧妙,从言情的深远,都极具特色。其笔调精练,含蓄;其风韵幽雅独特;其意境清空淡远;其情感真切感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8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墨池之上文言文以及答案

    墨池之上文言文以及答案   [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6
  • 经典国学作品:《礼记》名句及译文

         【礼记名句】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   解读:修身养性,信守承诺,这就是好的品行。言行合乎道义,这就是礼的本质。礼并不…

    古诗文 2022年5月22日
    273
  • 高中语文《云南》原文及译文

      云南,滇国也。汉武帝时始置益州郡。蜀汉置云南郡。隋置昆州,唐仍之。后为南诏蒙氏所据,改鄯阐府。历郑、赵、杨三氏,至大理段氏,以高智升领鄯阐牧,遂世其地。元初,置鄯阐万户府。既改…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0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古诗文 2022年9月4日
    350
  • 《强弱之辩》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强弱之辩 夫强不自强,因弱以奉①强;弱不自弱,因强以御②弱。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所谓弱者,岂怯懦之谓耶?盖在乎有德,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6
  • 临路歌原文及赏析

      《临路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前言】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