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全诗翻译赏析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译文]  早春二月好天气,春草生长黄莺啼。春烟如雾又似纱,柳条青青醉拂堤。
   [出自]  清  高鼎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散学:放学。
 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译文1: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译文2:
   在早春二月的美好季节里,草长黄莺飞,杨柳拂堤岸,春烟迷蒙,风光令人醉。儿童散学早还家,书包才放下,趁着东风放风筝。

赏析: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村的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8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知识归纳—《逍遥游》

    文言文知识归纳—《逍遥游》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怒:奋发。   2、抟: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   3、夭阏(è):阻塞。   4、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4
  •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杨万里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译文及注释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51
  • 《百家姓伏》文言文

    《百家姓伏》文言文   《百家姓.伏》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伏」源出 ;   一﹕出自风姓。 为春秋时孔门弟子伏子贱之后, 参看”宓”氏条。   二﹕据《万姓统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7
  • 六丑·杨花原文及赏析

      《六丑·杨花》出自宋词三百首,作者为宋朝诗人彭元逊,其古诗全文如下: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7
  • 《徙木偾表》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徙木偾表 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偾表者,仕之长大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4
  • 《和尚敬茶》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和尚敬茶     【原文】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