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诗意:广阔平坦的沙漠,在月光下就好似铺上了一层白雪;燕山的月亮弯弯的,像一把弯刀。
出自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五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注释:
①大漠:沙漠。
②燕山: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杭爱山。大漠和燕山,俱是当时边塞争战之处,是良马、英雄绝好的用武之地。
③何当:何时。
④金络脑:络脑,络头、辔头。以金作络头,表示主人对马的宠爱、重视。
⑤清秋:天清气爽的秋天。

译文1:
     广阔的沙漠在月的映照下如铺上了一层霜雪,燕山之上悬挂着一轮如银钩的弯月。何时能配上金饰的络头,在清爽的秋季里奔驰在沙场上。

译文2:
    大漠里尘沙似雪,一弯如钩残月挂在燕山之上。何时才能骑上快马,在清秋时节尽情驰骋。

赏析
这首以马喻人,托物言志,抒发诗人怀才不遇,借良马希望带上金络头,以图得到重用,一显身手的心愿——广阔的沙漠,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其弯如钩,这种边塞争战之处,正是良马和英雄绝好的用武之地;然而,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络脑,快步驰骋在清秋的大地上?语言明快,风格健爽。一个“踏”字,仿佛听到了战马奔腾的声音,又好像看到战马风驰电掣的雄姿,给人以立体感。四句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景非实地,情是真情;情景相衬,鲜明地表达了诗人意图立功疆场的强烈感情。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如同运用赋的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寻章摘句老雕虫》)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作者所处的贞元(785年-805年)、元和(806年-820年)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际上是开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有兴起的意义。

三、四句,诗人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龙脊贴连钱》里说:“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其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这是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87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9
  • 《画折枝·瘦竹如幽人》翻译赏析

      《画折枝·瘦竹如幽人》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   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   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   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2
  •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的意思: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出自柳永的《望…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44
  • 《隋书·于仲文传》文言文的原文及译文

    《隋书·于仲文传》文言文的原文及译文   原文: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83
  •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李清照《孤雁儿》全词翻译赏析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译文]  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 [出自]  李清照  《孤雁儿》 世人作梅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0
  • 好事近·杭苇岸才登

    朝代:清代 作者:周之琦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杭苇岸才登,行入乱峰层碧。十里平沙浅渚,又渡头人立。笋将摇梦上轻舟,舟尾浪花湿。恰好乌篷小小,载一肩秋色。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