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萨蛮》全词翻译赏析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译文]  哪儿是我的故乡?除非大醉才能把它忘。
[出自]  李清照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释:
   日薄:形容日气温煦。
   沉水:一种香木所制的香,又名沉香。

译文:
   一觉醒来冰凉又孤单,鬓边梅花隔夜已凋残。早春天气日丽风和。夹衣上身心情还不错。
   哪儿是我的故乡?除非大醉才能把它忘。等到临睡烧一炷沉水,香烧尽了酒意还没过去。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通篇采用对比手法,上片写早春之喜,下片写思乡之苦,以美好的春色反衬有家难归的悲凄,深切感人。

    “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象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南方早春人们换著夹衫,欣喜万分。三、四两句接写昼寝醒后。“觉微寒是因为刚刚”睡起“,仍扣早春。鬓发上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冬去春风闲适恬静,情绪基调是欢欣的。
    下片转写思乡,情调突变。“故乡何处是”不仅言故乡邈远难归,而且还含着“望乡”的动作,也就是说,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颈北向,遥望故乡。“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话,却极深刻沉痛。借酒浇愁,说明只有醉乡中才能把故乡忘掉,清醒时则无时无刻不思念故乡。“忘”正好表明不能忘。这里正话反说加一层转折,把此意表现得更加强烈:正因为思乡之情把作者折磨得无法忍受,所以只有借醉酒把它暂时忘却,可见它已强烈到何种程度。而作者之所以会有“忘”的念头和举动,不仅是为了暂时摆脱思乡之苦,还同回乡几乎无望有关:如果回归有期,那就存有希望,不会想到把它忘掉;惟其回乡无望,念之徒增痛苦,才觉得不如忘却。真是不敢想却又不能不想,想忘偏又记起。这种思想矛盾和精神痛苦,循环往复,不会完结。结尾二句具体描写上句的“醉” 字。“沉水”即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长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末句重用“消” 字,句调圆转轻灵,而词意却极沉痛。不直接说愁,说思乡,而说酒,说熏香,词意含蓄隽永。清照生当宋金对峙之际,她主张抗战,切望收复失地,对故乡的刻骨怀念,即包含着对占领故乡的金国统治者的愤恨,对因循苟且、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的谴责,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18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二世元年七月的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习题

    二世元年七月的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习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7
  • 《冯唐列传》“冯唐者,其大父赵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冯唐者,其大父①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2
  • 文言文乐羊子妻的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乐羊子妻的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03
  • 高三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高三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高考必备通假字: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5
  • 君子慎交文言文翻译注释 君子慎交文言文启示

      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为您整理的《君子慎交》文言文翻译注释和启示,欢迎阅读。 1、文言文   人在年少,神情①未定,所与②款狎(xiá)③,熏渍(…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207
  • “姚希得字逢原,嘉定十六年进士”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姚希得字逢原,嘉定十六年进士。授小溪主簿,待次三年,朝夕讨论《六经》、诸子百家之言。调盘石令,会蜀有兵难,军需调度不扰而集,更调嘉定府司理参军。改知蒲江县,巨室挟势,邑号难治,希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