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晏殊《木兰花》全词翻译赏析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译文]  我劝你不要再孤独的做一个清醒明白的人了,大家都在花前喝个烂醉如泥才是最好的。
   [出自]  晏殊  《木兰花》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注释:
     浮生:谓人生漂浮不定。
     春梦:喻好景不长。
     闻琴:据《史记》载: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挑之,文君闻琴而知其心,夜奔相如,遂结为恩爱夫妻。
    解佩:据刘向《列仙传》载:郑交甫行汉水之滨,遇二美女而悦之,二女便解下玉佩相赠。
     独醒人;出自《楚辞·渔夫》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译文1:
     小燕大雁相继飞,莺儿知何去。春又尽。细想一生所经历,千头万绪梦一回。心中有分寸。即使春梦长,能有多少天。醒后似秋云,随风飘去无处寻。
   文君相如琴为媒,江妃交甫赠玉佩。相亲相爱似仙侣。恩爱绝、缘分尽,挽断罗衣亦无益. 世人糊涂君莫醒,花间酒宴度光阴。心中有分寸。
   
译文2:
    鸿鹄春燕已飞走,黄莺也归去。这些可爱的鸟儿,个个与我分离。仔细寻思起来,人生漂浮不定,真是千头万绪。莺歌燕舞的春景,像梦幻般没有几时,便像秋云那样散去,再也难以寻觅她的踪迹。像卓文君那样闻琴而知音,像汉水游女那样温柔多情,遇到郑文甫解佩相赠。这样的神仙般的伴侣离我而去,即使挽断她们绫罗的衣裙,也留不住她们的倩影。举世昏醉,我又何必独自清醒?姑且也到花间去尽情狂饮,让酒来麻醉我这颗受伤的心灵。

赏析:
本词写美景不长,春去难归的无奈及人去难留, 只好借酒浇愁的心情。表面看很消极,骨子里却有深深的隐忧和炽热的感情。上片写浮生如梦,梦破云散之悲。下片写爱侣之逝,旷达自解。尤其“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两句,既赞美爱侣似卓文君那样知意,像江汜二女那样多情,又表达了词人愿与爱侣永结“神仙侣”的美好期望,愿像同乘凤凰游而去的萧史与弄玉一样夫妻和谐美满。这大约是词人对往日夫妻和美的眷恋。“挽断罗衣”句则写出词人与爱侣诀别的悲怆,出语激切,在晏殊词中实为罕见,显现其悲痛、绝望、难以自抑。这首词的题旨在于感慨世间万物皆有定数,而人生苦短,韶华易逝,莫如及时行乐。就人生观而言,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同时也真诚、坦率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沉体验。词的上片,以“燕鸿过后莺归去”起兴,写岁月蹉跎,时光易逝。“长于”二句,以工整流畅的属对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主题。词的下片,全是用典。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宛如仙女般的女友既然挽留不住,只有在花酒之间暂时排遣忘却。“闻琴”暗指卓文君事。司马相如贫贱时,饮于富豪卓王孙家,适卓王孙之女文君新寡,相如以琴挑之,文君夜奔相如。“解佩”之典出版在汉代刘向《列仙传》:“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遂手解佩与交甫。交甫悦,受佩而去数十步,空怀无佩,女亦不见。”这是一段人神相爱的故事。全词用比兴手法抒情达意,用典娴熟贴切,艺术风格在晏词中实不多见。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意思是劝人要趁好花尚开的时候,花间痛饮消愁。这是受到重大刺激的反应,是对失去美与爱的更大的痛心。联系晏殊的生平来看,他写这件事,应该是别有寄托,非真写男女诀别。公元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晏殊任宰相,兼枢密使,握军政大权。其时,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宰相),韩琦为枢密副使,欧阳修为谏官,人才济济,盛极一时。可惜宋仁宗不能果断明察,又听信反对派的攻击之言,则韩琦先被放出为外官,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也相继外放,晏殊则罢相。对于贤才相继离开朝廷,晏殊不能不痛心,他把他们的被贬,比作“挽断罗衣”而留不住的“神仙侣”。不宜“独醒”、只宜“烂醉”,当是一种愤慨之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0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赠黎安二生序

    朝代:宋代 作者:曾巩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567
  • 《瑶华·朱钿宝玦》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瑶华·朱钿宝玦①   周密   朱钿宝玦,天上飞琼②,比人间春别。江南江北,曾未见、谩拟梨云梅雪。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③。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70
  • 欧阳修文集――卷十七・居士集卷十七

      ◎论七首   【纵囚论〈康定元年〉】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83
  • 《将士郎扬州司法参军时府君墓志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将士郎扬州司法参军时府君墓志铭 【清】吴奎 府君讳阙,字舜举,世著籍彭城之滕县。君少举进士,以父任太庙斋郎,不乐仕宦。学通古今,重意气然诺,西方之英才名士从之游。 君虽隐居,常慨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0
  • 诗人风格-古代诗词鉴赏

     1.三曹——苍凉雄健。     2. 陶渊明——田园诗之大家。因“不为五斗米折…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112
  • 荆轲刺秦王的原文阅读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