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全诗翻译赏析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译文]  蜿蜒的小路本来没有落下雨滴,树阴浓翠欲滴,沾湿了人的衣裳。
  [出自]  王维 《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注释:
     荆溪,名长水,又称产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霸水。
     元:原,本来。
     空翠: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故谓“空翠”。

翻译:
初冬天寒水浅,露出磷磷的白石,因为天寒红叶变得稀了。蜿蜒的小路本来没有落下雨滴,树阴浓翠欲滴,沾湿了人的衣裳。

赏析:
这首小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
  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山溪的主要特征,读者不但可以想见它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音。
  次句写山中红叶。绚烂的霜叶红树,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对王维这样一位对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片浓翠的山色背景上(这从下两句可以看出),这里那里点缀着的几片红叶,有时反倒更为显眼。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的绚烂秋色的遐想呢。所以,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
  如果说前两句所描绘的是山中景色的某一两个局部,那么后两句所展示的却是它的全貌。尽管冬令天寒,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象有形的物体那样可以触摸得到,所以说“空翠”。“空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份,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感。“空”字和“湿”字的矛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的快感中统一起来了。
  张旭的《山中留客》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王维这首《山中》的“湿衣”却是幻觉和错觉,抒写了浓翠的山色给人的诗意感受。同样写山中景物,同样写到了沾衣,却同工异曲,各臻其妙。真正的艺术是永远不会重复的。
  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和作者某些专写静谧境界而不免带有清冷虚无色彩的小诗比较,这一首所流露的感情与美学趣味都似乎要更健康一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25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学弈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学弈 作者: 孟子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

    古诗文 2022年5月21日
    145
  • “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洪武中,以国子生擢山西按察司佥事。明永乐二年,以敏练,拜工部尚书。七年丁母忧①,诏留视事。九年命开会通河。 会通河者,元至元中,自东平安民山凿河至临清,引…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0
  • 高中文言文上课备课记录

    高中文言文上课备课记录   (一)导入课文   设置情境:老师向学生借一笔钱,问需不需要打一个借条。   师:在现今社会,借贷巨款,即使是再要好的朋友,都会签合同或立字据以防不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8
  • 塞下曲原文及赏析

      《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益。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鉴赏】   李益的边塞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4
  •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全词翻译赏析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出自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7
  • 初一文言文通假字总结

    初一文言文通假字总结   初一文言文通假字总结(1)   下面的内容是紧接着上面的通假字知识点来的’,也是要熟知的内容。   3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