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这两句是说,寒冷的地方生长的木材容易被人遗忘,贫苦人家的女儿出嫁万般艰难。比喻当时社会上常以地位、财产论人,往往轻视、冷落出身贫寒而有才、有识之士,压制得他们不能脱颖而出。设喻新奇,寓意深刻,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出自白居易《晚桃花》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无由见:没有办法看见。
寒地生材:这里指出身寒门的人才。校:通较,比较,较为。
春深:春意浓郁。

参考译文
一棵盛开的红桃花,花枝斜垂在池水上。因为旁边有茂盛的松竹遮蔽,光照少,所以开放得要晚些。若不是倾斜的夕阳透入林中,还没办法发现这里有一棵花树,不过也只有我这样喜欢寻幽探胜的闲人,才会过来一探究竟。可惜这棵桃花长得不是地方,就像偏僻寒门的人才容易被忽视,贫穷人家的女儿通常晚嫁,是被恶劣的环境给埋没了。可怜鲜艳的桃花在这不见天日的地方寂寞地度过春天,快要凋零了也没有享受到春光和游人的赏识,今天机缘巧合被我发现,就折一枝花回去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唐宣宗大和三年(829年)在长安作,是由桃花晚放连想到寒士易弃深深感叹之作。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深欲落”的“晚开”桃花的冷清与孤寂,而且通过对桃花的怜惜和咏叹,抒发了诗人的珍爱人才之情。这首诗写得含蓄委婉而感情深切。

首联“一树红桃桠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先勾画桃花灼灼盛开、绰约动人的形象,以及它的清幽的生活环境。满树桃花,红艳似火,它的枝桠伸向池塘的水面,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翠竹掩映,青松遮盖,它虽然远离百花又开放得较晚,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个性。

次联“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是从首联描写转人三联议论的自然过渡。诗人感叹,这美丽的花只因偶然的机缘才被人发现,若不是斜日临照,与红花相映,人们便观赏不到这“一树红桃”;若不是作者自己是一个投闲置散的人,就不会知道在这“竹遮松荫”的幽静之处,还会有艳丽动人的桃花。

第三联“寒地生材遗较易,贫家养女嫁常迟”是诗中的警句,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把警策的议论和形象化的比喻结合起来,既显露出锐利的讽谕,批判的锋芒,又含蓄蕴藉,发人深思。因为生长在贫寒的地方,便容易受到冷落和轻视,花木是这样,人亦如此。作者用贫家女儿的迟嫁,这一常见的社会现象,生动譬比,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识别人才和选拔人才的问题。不应因为家世贫寒,便弃而不用,选拔人才应当唯贤是举,广为搜罗,这正是诗人要抒写的真正思想。

末联“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便紧紧承接着第三联的议论和慨叹,写出了诗人对桃花的怜惜与珍爱。他独具慧眼,折取一枝,这种与众不同的惜花之情,正反映出诗人对人才问题不同流俗的见解。

这首诗借景言情,情因景生。正是晚放的“一树红桃”触发了诗人的创作机缘,才使他生发出那么深长的联想与感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3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简短文言文加翻译

    简短文言文加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1
  • 让学生自己讲课内文言文

    让学生自己讲课内文言文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让学生解释句中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全班竟无一人准确回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蟹六跪而二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5
  • 满江红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 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38
  •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关山月·明月出天山》翻译赏析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古诗全文如下: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1
  • 《祈梦决狱》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原文 曩①有县令,遇杀人狱不能决,蔓延②日众,乃祈梦于城隍祠。梦神引一鬼,首戴瓷盎,盎中种竹十余竿,青翠可爱。觉而检案中有姓祝者,竹祝音同,意必是也。穷治无迹。又检案中有名节者,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6
  • “魏禧,字冰叔,宁都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魏禧,字冰叔,宁都人。父兆凤,诸生。明亡,号哭不食,翦发为头陀①,隐居翠微峰。是冬,筮离之乾,遂名其堂为易堂,旋卒。   禧儿时嗜古,论史斩斩见识议。年十一,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