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这两句为传诵千古的警句,人与树相互映衬。意思是:树已逢秋,人怎能不老?窗里将老之人,面对着门前已衰之树,联想岁月流逝,壮志蹉跎,人何以堪?这两句不仅颇为传神地描摹了李主簿衰颓的形象与凄凉的心境,而且寄寓着诗人自己怅然若失的情怀,蕴含极其丰富。

出自唐代韦应物《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

赏析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是唐代韦应物所做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纯从客位去描绘抒写,诗中所突出的,是居于客位的李主簿的形象与感受,而将诗人主观的感受融化在客体之中。如此写来,别有情韵。
韦应物于公元773年(唐大历八年)秋冬之间,曾南下江淮,准备到广陵(今江苏扬州)谋事。在广陵盘桓了八、九个月,一事无成,于公元774年(大历九年)秋天,怀着怅然若失的心情北归,在淮水边上偶遇过去在洛阳时的同僚李主簿,写下了这首五律名篇。

首联写李主簿隐居的环境。他结茅隐居于淮水边的古渡口,可以卧看淮水奔流。环境虽然清幽,但从古渡口的废弃不用和淮水的逝去不复返,已暗含下联时不我待、人将衰老的感慨,韦诗运笔的精致细腻,于此可见一斑。

颈联写李主簿在古渡口的茅屋里见到的景象。表面上,这两句似乎是随手拈来,漫不经心;实际上,是赋比结合,寓意深刻。“寒山”切深秋季节,“独过雁”比况李主薄孤独、索寞的生活境遇;“暮雨”既照应上联之人老树耿,又关合下联之日夕逢归,“远来舟”牵引出下联的“逢归客”。真可谓细针密线、情景交融。

尾联仍从李主簿这边落笔,不说诗人遇上李主簿,而说李主簿在傍晚时遇上了一位北归的客人,依然不舍旧情,仍然热情接待。诗至此,便戛然而止,至于主客相会后的情景,便全留在诗外,需想象品味。
通观全篇,诗人纯从客位去描绘抒写,诗中所突出的,是居于客位的李主簿的形象与感受,而将诗人主观的感受融化在客体之中。如此写来,别有情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6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李斯论》阅读理解

    文言文《李斯论》阅读理解   李斯论 (清)姚鼐   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8
  •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与孝景帝同母。初,武为淮阳王十年,而梁王胜卒。其明年,徙淮阳王武为梁王。 梁王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3
  • “雨后碧苔院,霜来红叶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雨后碧苔院,霜来红叶楼。”这两句是说,秋日午后,刚下过一阵雨,院子里长满绿苔,经霜的红叶,散落在楼前,显示出一种荒芜的景象。后两句诗是:“闲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0
  • 《禅堂·发地结菁茅》翻译赏析

      《禅堂·发地结菁茅》作者为唐朝诗人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发地结菁茅,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105
  • “萧如薰,字季馨,延安卫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萧如薰,字季馨,延安卫人。万历中,由世荫百户。历官宁夏参将,守平虏城。二十年春哱拜刘东旸据宁夏镇城反遣其党四出略地拜子承恩徇玉泉营游击傅桓拒守为其下所执贼已徇中卫及广武参将熊国臣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9
  •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2016年中考真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 磨洗:磨光洗净。 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1. “前朝”在这里是指&nbsp…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