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全词作者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全词作者及意思赏析 

出自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彩云显露着自己的乖巧,流星传递着牛女的愁恨。
  纵然那迢迢银河宽又阔,鹊桥上牛郎织女喜相逢。
  团圆在金风习习霜降日,胜过了人间多少凡俗情。
  莫说这含情脉脉似流水,莫遗憾美好时光恍如梦。
  莫感慨牛郎织女七夕会,莫悲伤人生长恨水长东。
  只要是真情久长心相印,又何必朝夕相聚度此生。

注释:

鹊桥仙: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

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秋露。这句是说他们七夕相会。

忍顾:怎忍回视。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评解: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织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74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夏日绝句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24
  • 《漫兴二首》

    汪 藻 晨起翛然曳杖行, 一帘疏雨作秋清。 老来岁月能多少, 看得栽花结子成? 燕子年年入户飞, 向人无是亦无非。 来春强健还相见, 送汝将雏又一归! 诗题《漫兴》,颇近今天的“随…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8
  •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的学案复习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的学案复习   【复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孟子及《孟子》的相关知识,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 能力目标   理清作者的思…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6
  • 《百家姓.仲孙》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仲孙》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   1、出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姬允次子名叫庆父,因排行老二,故世称共仲。他的子孙遂以仲孙为姓,称仲孙氏。庆父乱鲁之后,弑父君主,畏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3
  • 初入淮河四绝句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

    古诗文 2020年3月2日
    699
  • 名医家术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名医家术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①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