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译文:衣裳寄到玉门关,该有迢迢上万里,可是夫婿守边的地点,还在遥远的玉门关以西!
  [出自]  北宋  贺铸 《捣练子·砧面莹》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注释:
   莹:光洁貌。
   杵:捣衣的木槌。
   泪墨题:用和着泪水的墨水题写。
   玉关:玉门关,在甘肃敦煌县西,古代是西北边陲的交通要道。
   戍人:防守边疆的军人。

译文:
   捣衣石砧亮晶晶,捣衣木槌声很整齐。征衣捣过打好包裹,泪水研墨把亲人名字题。衣裳寄到玉门关,该有迢迢上万里,可是夫婿守边的地点,还在遥远的玉门关以西!

赏析:
外有征夫,内有怨女,这是封建兵役制度下的社会问题。这首词就是从怨女的角度来写这样的人生悲剧。即写闺中思妇思念远戍征人,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思想。
  词一开始两句“砧面莹,杵声齐”。先从捣衣石和杵声写起。“砧”就是捣衣石,这是思妇为征人捣制寒衣经常用的,由于年深日久,表面已被磨得光滑晶莹。“杵”,捶衣布的木槌。“齐”字,指用木槌均匀地有节奏地逐次捶击布帛。这两句表面上写的是捣衣石和杵声,其实字里行间自有捣衣人在其中。从一个“莹”字上面,分明可以想见,作为征人妻子的思妇,是如何的辛勤劳动,经常地捣布帛,做征衣,年复一年,以至于那块捣衣石也被磨得精光油滑了。从一个“齐”字上面,可以想见思妇捶衣捣练的技巧,与人合作的协调。在熟练有节奏的杵声中,倾注了她多少血汗劳动啊!传达出她忆念远人的多少深情啊!
    接着第三句“捣就征衣泪墨题”,写她怎样封寄征衣的情况。“捣就”,就是“捣成”。这句说思妇把捣成的征衣打好包裹,然后和泪水研墨,再把亲人的姓名,题写在捣成的征衣的封套上。这样,就把一个和泪题字,千种愁思,万种感慨的思妇形象塑造出来了。
    词末两句“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进一步写思妇的心理活动。“玉关”即玉门关。“戍人”即戍边的征人。这两句是说将征衣寄到玉门关,怕该有迢迢万里路吧,然而征人戍守的地方还在玉门关以西更为遥远的地方呢,自己寄出的征衣何时才能收到呢?如果“胡天八月即飞雪”的玉门关外,不能及时收到征衣,那岂不冻坏了征人吗?表现了思妇对远征丈夫的关怀、惦念、体贴入微的心情。欧阳修名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颇为人称道,此词结尾句式与之很相似,因之,与欧词确有异曲同工之妙。(董冰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79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醉蓬莱·重九上君猷》翻译赏析

      《醉蓬莱·重九上君猷》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又还重九。华发萧萧,对荒园搔首。赖有多情,好饮无事,似古人贤守。岁岁登高,年年落帽,物华…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8
  • 《聊斋志异》原文及翻译

      原文:   细柳娘,中都之士人女也。或以其飘枭可爱,戏呼之“细柳”云。柳少慧,解文字。而生平简默,未尝言人臧否。但有问名①者,必求一亲窥其人。阅人甚多,俱言未可,而年十九矣。父…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87
  • 李贽青田刘文成先生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青田刘文成先生传   [明李贽   公名基,字伯温,处州青田人。少颖悟绝群,读书过目辄诵;善经学,工属文,旁通天官阴符家言。   会太祖(1)已下金华,定括苍,使孙炎以金帛来聘…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2
  • “眉共新荷不展,心随垂柳频摇”全词翻译赏析

    “眉共新荷不展,心随垂柳频摇”[出自]曾揆《西江月》 西江月 檐雨轻敲夜夜,墙云低度朝朝。日长天气已无聊,何况洞房人悄。① 眉共新荷不展,②心随垂柳频摇。③…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9
  • 城头月(赠梁弥仙)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城头月色明如昼,总是青霞有。酒醉茶醒,饥餐困睡,不把双眉皱。坎离龙虎勤交媾。炼得丹将就。借问罗浮鹤侣,还似先生否。

    古诗文 2020年5月23日
    654
  • 张林《柳梢青·灯花》阅读答案

    柳梢青·灯花 张林 白玉枝头,忽看蓓蕾,金粟②珠垂。半颗安榴,一枝秾杏,五色蔷薇。 何须羯鼓声催③。银里、春工四时。却笑灯蛾,学他蝴蝶,照影频飞。 〔注〕①灯花:灯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