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范成大《霜天晓角》翻译赏析

胜绝,愁亦绝, 此情谁共说?
  【译文】  这景致真是绝美,人的愁情也无限。空对这如此的美景,我无比寂寞孤单,想倾诉心中的惆怅?
   【出自】  南宋  范成大  《霜天晓角·晚晴风歇》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注释:
    春威:春寒凛冽的威力。
    脉脉:形容梅花含情不语的样子。
    数枝雪:数枝白梅如雪。
    绝:到极点、顶峰。

译文1:
     春寒凛冽,寒气已渐渐离去,傍晚时天晴雨住。几枝寒梅立在风中,浮云在天上来来去去,梅花白如胜雪。
     这景致真是绝美,人的愁情也无限。空对这如此的美景,我无比寂寞孤单,想倾诉心中的惆怅?只有那两行低飞的鸿雁,知道我独坐在高楼上,思念伊人。

译文2:   
    傍晚时分迎来了风止天淡的时刻,东风准备肆虐一夜的企图终于夭折。稀疏的花枝含情脉脉,天淡淡,浮云在飘动,远处几枝雪梅分外晶莹。
    美极了,愁更浓。我的心事能向谁倾诉?只有那两行低飞的雁,懂得画楼倚栏观月人的心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郡(郡治在今苏州吴县)人。南宋 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和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是《四时田园杂兴》,共有60首,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农村生活,四季分别有12首。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赏析:
这首词以“梅”为题,写出了怅惘孤寂的幽愁。
     上阕写景之胜,下阕写愁之绝。
     起首二句先写天气转变之佳:傍晚,天晴了,风歇了,春寒料峭的威力,有所折损。用一“折”字,益见原来春寒之厉,现在春暖之和。紧接“晚晴风歇”,展示了一幅用淡墨素彩勾画的绝妙画面。脉脉,是含情的样子:“花疏”,点出梅花之开。以“脉脉”加诸“花疏天淡”之上,就使人感到不仅那脉脉含情的梅花,就连安详淡远天空也仿佛在向人致意呢。“天淡”是静态,接“云来去”成为动态,更见“晚晴风歇”之后,气清云闲之美。“花疏”与“天淡”相谐,既描写了“天”之“淡”,所以末一句“数枝雪”,又形象地勾画了“梅”之“疏”。如此精心点笔。生动景物立于眼前了“脉脉”二,也就不是泛泛而说了。显然,词人缀字的针线是十分细密的;而其妙处在天然浑成,能够运密入疏。
     下阕“胜绝”是对上阕的概括。景物很美,而“愁亦绝”。“绝”字重叠,就更突出了景物美人更愁这层意思。如果说原来春零抖峭,馀寒犹厉,景象的凄冷萧疏,与人物心情之暗淡愁苦是一致的话,那么,景物之极美,与人之极愁,情景就似乎很不相阔了。
     其实这种“不一致”,正是词人匠心独运之所在。“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以景色之优美,反衬人之孤寂,不一致中就有了一致,两个所指相反的“绝”字,在这里却表现了矛盾的统一。词中的主人到底为什么景愈美而愁愈甚呢?“此情谁共说”。无处诉说,这就衬出了悲愁的深度。结尾三句,又通过景物的映衬写出了人之情。雁有两行,反衬人之寂寞孤独;雁行之低,写鸿雁将要归宿,而所怀之人此时仍飘零异乡,至今未归。唯有低飞之雁才能看见春夜倚楼之人。鸿雁可以传书,则此情可以托其诉说者,也只有这两行低雁了。下片所写之景,有雁,有楼,有月,从时间上来说,比上片已经迟了;但是,从境界上来说,与上片淡淡的云,疏疏的梅,恰好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调和的画面,与画楼中之人以及其孤寂独处的心情正复融为一体,从而把怀人的感情形象化了。越是写得含蓄委婉,就越使人感到其感情的深沉和执着。以淡景写浓愁,以良宵反衬孤寂无侣的惆怅,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这种艺术手法是颇耐人寻味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9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花的诗句

    花的诗句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34
  • “萧何,沛人也。高祖为布衣时”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萧何,沛人也。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辨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0
  • 《范缜治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范缜治学 缜①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王献②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献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王献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矰③布衣,徒行于路。王献门多车马贵游,…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97
  • 欧阳修文集――卷一二七・归田录卷二〈九射格附〉

      真宗朝,岁岁尝花钓鱼,群臣应制。尝一岁临池久之,而御钓不食。时丁晋公谓应制,诗云:“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钓迟。”真宗称赏,群臣皆自以为不及也。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6
  •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古诗文是用古代汉语写成的,虽然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在基本的语言特点及习惯方面是一致的,但毕竟年代久远,出现了很多变化,产生了一些不一致的地方。…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9
  • 写河南嵩阳书院的诗词大全

    嵩阳书院,又名嵩阳宫、嵩阳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北的嵩山南麓峻极峰下。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初名嵩阳寺。北魏时为嵩阳宫,隋唐时名嵩阳观。唐高宗曾以嵩阳观为行宫。五代后周名…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