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这两句是说,活着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像是匆匆来去的过客一样;死去的人,像是在这个世界上走了一趟之后,回了自己的家,再也不到这个世界上来了。喻意人生之短暂,也表达了一种豁达的生死观。

出自李白《拟古十二首》之九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後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赏析
《拟古十二首》其九就是这种情绪的流露:“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意思是活着的人像匆匆来去的过路行人,死去的人仿佛是投向归宿之地、一去不返的归客。天地犹如一所迎送过客的旅舍;人生苦短,古往今来有无数人为此同声悲叹。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古代神话传说,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药,飞入月宫;月宫里只有白兔为她捣药,嫦娥虽获长生,但过着寂寞孤独的生活,没有什么欢乐可言。扶桑,相传是东海上的参天神树,太阳就从那里升起,如今也变成枯槁的柴薪。埋在地下的白骨阴森凄寂,无声无息,再也不能体会生前的毁誉荣辱了。苍翠的松树自生自荣,无知无觉,不可能感受到阳春的温暖。诗人纵观上下,浮想联翩,感到宇宙间的一切都在倏忽变化,并没有什么永恒的荣华富贵。“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其九结尾以警策之言结束了全篇。悠悠人世莫不如此,一时荣华实在不足珍惜。《古诗十九首》的某些篇章在感叹人生短促之后,往往流露出一种及时行乐,纵情享受的颓废情绪。李白在这首拟作里虽也同样叹息人生短暂,却没有宣扬消极颓丧的思想,反而深刻地揭示出封建浮荣的虚幻。

这《拟古十二首》其九的想象力特别新颖、诡谲,有如天马行空,纵意驰骋,在艺术表现上好似鬼斧神工,匠心独具。如月兔捣不死药本来令人神往,可是在“月兔空捣药”句中,诗人却着一“空”字,一反神话原有的动人内容,这就给人以新鲜奇异的感受。又如扶桑是高二千丈,大二千余围的神树,诗人却想象为“扶桑已成薪”,一扫传统的雄奇形象。再如,阳光明媚的春天,青翠苍绿的树木,这本来是春季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诗人的想象里竟是“青松岂知春”。这种艺术构思超凡拔俗,出人意料,给人以特别深刻的印象,富有创新的艺术魅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97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01
  • 招魂

    朝代:先秦 作者:屈原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

    古诗文 2020年3月5日
    696
  • ●补遗【与章质夫三首(之一)】

      某启。承喻慎静以处忧患。非心爱我之深,何以及此,谨置之座右也。《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79
  • 文言文教学与成语积累

    文言文教学与成语积累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劳无功:白白地。   2、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束之高阁、束手无策:捆缚。   3、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十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6
  •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的诗意:连日雨后,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这两句是说,在一个连阴雨的季节里,久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70
  •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出自]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