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这两句诗即景生情,而发议论,是说诗人的政治抱负几经挫折之后,叹息身世遭遇,流露了淡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情绪——望江上滚滚东去的流水,我打消了与人竞争的锐气;看天上悠闲飘荡的云彩,我感到像它一样的悠然自得。因为与世无争的情绪是来自对身世遭遇的深沉叹息,所以还隐隐带一点自我嘲讽的味道。今人周振甫在《诗词例话》中说:“水在流动,跟心在活动相应,但这是‘无心与物竞’,不为争名争利,正像水流也不是和谁争竞一样。‘云在’而不流,和‘意俱迟’相应。这两句是在景物中寄托着一种对人生的看法,这种看法跟他的个人遭遇有关,他的政治抱负几经挫折,不免产生消极思想,但其中也保持着不愿争名争利在内。这种思想,让道学家写起来,往往酸腐,发议论,不成为诗。杜甫却写得那样自然,而且结合着形象,反映了思想感情,所以是名句。”
 

江亭
杜甫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注释
⑴坦腹:舒身仰卧,坦露胸腹。《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此正佳婿也!’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⑵野望:指作者于上元二年(761)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⑶寂寂:犹悄悄,谓春将悄然归去。
⑷欣欣:繁盛貌。
⑸“江东”二句:一作“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参考译文
舒服仰卧在暖暖的江亭里,吟诵着《野望》这首诗。江水缓缓流动,和我的心一样不去与世间竞争。云在天上飘动,和我的意识一样悠闲自在。寂静孤单的春天将进入晚春,然而我却悲伤忧愁,万物兴盛,显出万物的自私。江东依旧在进行艰苦的战争,我每一次回首都因为对国家的忧愁而皱眉。

赏析
《江亭》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杜甫逃避战乱,隐居在成都草堂,生活暂时比较平静安定。但是,安史之乱还没有平定,唐朝的其它国土还在进行着艰苦的战争。诗人杜甫在悠闲的隐居生活中,还是忘不了国家的安危,陷入忧国忧民的愁绪中。此诗即是一次游临江之亭有感而作。
诗中描写在江边小亭独坐时的感受。前四句从表面上看,诗人坦腹江亭,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竞;心情闲适,与白云一样舒缓悠闲。实则“正言若反”,此时此刻,诗人心境并非那样悠闲自在。五六句移情入景,心头的寂寞,众荣独瘁的悲凉,通过滇怪春物自私表露无遗。末二句直抒胸臆,家国之忧难排难遣。此诗表面上悠闲恬适,实际则是一片焦灼苦闷。情理兼容,意趣盎然。
这首诗表面看上去,“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和那些山林隐士的感情没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一读三、四两句,区别却是明显的。晚春的季节,天气已经变暖,诗人杜甫离开成都草堂,来到郊外,舒服仰卧在江边的亭子,吟诵着《野望》这首诗。《野望》和《江亭》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从表面看,“水流心不竞”是说江水如此滔滔,好像为了什么事情,争着向前奔跑;而诗人却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争。“云在意俱迟”,是说白云在天上移动,那种舒缓悠闲,与诗人的闲适心情完全没有两样。仇兆鳌说它“有淡然物外、优游观化意”(《杜诗详注》)是从这方面理解的,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看法。
拿王维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来对比,王维是本来心中宁静,从静中看出了流水、暮禽都有如向他表示欢迎、依恋之意;而杜甫这一联则从静中得出相反的感想。“水流心不竞”,本来心里是“竞”的,看了流水之后,才忽然觉得平日如此栖栖遑遑,毕竟没有意义,心中陡然冒出“何须去竞”的一种念头来。“云在意俱迟”也一样,本来满腔抱负,要有所作为,而客观情势却处处和诗人为难。在平时,原是极不愿意“迟迟”的,诗人看见白云悠悠,于是也突然觉得一向的做法未免是自讨苦吃,应该同白云“俱迟”才对了。
王维的诗“流水如有意”,“有意”显出诗人的“无意”;杜甫的诗“水流心不竞”,“不竞”泄露了诗人平日的“竞”。“正言若反”,在作者却是不自觉的。
下面第三联,更是进一步揭出诗人杜甫的本色。“寂寂春将晚”,带出心头的寂寞:“欣欣物自私”,透露了万物兴盛而诗人独自忧伤的悲凉。这是一种融景入情的手法。晚春本来并不寂寞,诗人处境闲寂,移情入景,自然觉得景色也是寂寞无聊的了;眼前百草千花争奇斗艳,欣欣向荣,然而都与诗人无关,引不起诗人心情的欣悦,所以他就嗔怪春物的“自私”了。当然,这当中也不尽是他个人遭逢上的感慨,但正好说明诗人的心境并非是那样悠闲自在的。写到这里,结合上联的“水流”“云在”,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已经表露无遗了。
杜甫写此诗时,安史之乱未平。作者虽然避乱在四川,暂时得以“坦腹江亭”,到底还是忘不了国家安危的,因此诗的最后,就不能不归结到“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又陷入满腹忧国忧民的愁绪中去了。杜甫这首诗表面上悠闲恬适,骨子里仍是一片焦灼苦闷。这正是杜甫不同于一般山水诗人的地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98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徐霞客《游颜洞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临安府颜洞凡三,为典史颜姓者所开,名最著。余至滇省,南抵临安府。城南临泸江。此江西自石屏州异龙湖来,东北穿出颜洞;而合郡众水,亦以此洞为泄水穴也。 于是觅一导游者于城东接待寺。颜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6
  •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全词翻译赏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出自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03
  • 适合感恩节唱的赞美诗歌

    适合感恩节唱的赞美诗歌(精选7首)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歌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288
  • 小学生必读国学经典:三字经原文及译文(五)

      原文: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

    古诗文 2022年5月22日
    266
  • 更漏子·玉炉香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593
  • 《兰亭集序》

    王羲之《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

    古诗文 2022年5月17日
    1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