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是说,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感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无人引荐,正如想渡湖而无舟船一样;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闲居无事,感到羞耻,想出来做一番事业。诗句借眼前景物,抒发自己的志向,向张丞相表明心迹,目前虽是隐士却非本愿,一心向往出仕求官,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出自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济:渡。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端居:闲居。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参考译文
八月洞庭湖湖水暴涨几乎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诗中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实际上已成为山水杰作。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度,婉转地表达了想做官无人引荐的苦衷,和不能在天下太平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而深感惭愧的心情。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济”,渡的意思。“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平时代。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29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写江苏蠡湖·蠡园的诗词大全

    蠡湖,在江苏无锡市西南,是太湖的一部分,古时又名五里湖,或五湖,湖滨有蠡园。相传春秋末年越国灭吴后,大夫范蠡目睹越王勾践的种种行为,知其可共患难,而难以共处乐,遂偕西施泛舟五里湖上…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89
  • 商人妇

    朝代:元代 作者:孙华孙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妾年将及笄,嫁与东家儿。东家见,贩江西,夫妇五年三别离。江西娼家花满蹊,不知今年归不归。春来还为作春衣,满院杨花双燕飞。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666
  • 【双调】沉醉东风(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

             卢 挚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3
  •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

    杨万里 病眼逢书不敢开, 春泥谢客亦无来。 更无短计销长日, 且绕栏干一百回。 不关老去愿春迟, 只恨春归我未归。 最是杨花欺客子, 向人一一作西飞。 第一首写寂寞无聊,第二首写思…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3
  •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诗词翻译赏析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绕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6
  • 《学舍记》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

    学舍记 (宋)曾巩 予幼则从先生受书,然是时,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未知好也。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 而是时,家事亦滋出。由斯以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