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这两句是说,闽中道路艰险,一边是山一边是海,只可供画山水图画,很难通行。后句比喻十分奇特,难行之状从“只堪图画”四字道尽。

出自杜荀鹤《闽中秋思》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译文
秋雨使丛丛紫菊颜色浓淡均匀,
金风吹拂片片红蕉叶飒飒有声。
闽中北面是高山南临汹涌大海。
便于成图作画而道路崎岖难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闽中思乡之作。因离乡在外,正值秋时,触景伤怀,使诗人产生了思乡的情绪。然而诗人却不书写此时家乡之景如何美好,如何令人思念,也不写闽中秋景如何凋攀,而是描写闽中秋天的美景。前三句写景,极尽明丽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无北国秋天之萧瑟。末一句两个“堪”字,则构成心绪的对比。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诗的开篇,即写闽中秋景。诗人以极为细腻的笔触,以雨中紫菊的艳丽色彩和风里红蕉的清脆乐音,新鲜生动地写出了南国特点。前句的一个“匀”字,极准确地勾画出雨的细密,雨的轻柔。在那动人的丛丛紫菊前,雨是那样的温情而善解花意,是它,将那大片大片的紫菊之色,浸淫得浓淡均匀,让人赏心悦目;而后句的“弄”字,则以拟人的手法将“风”人格化。闭着眼想想,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这该是怎么的一种情致。这样的一幅声色俱备的图画,是很容易让人陶醉的。
接下来的三、四两句,诗人有意地拓开一笔,将笔触延伸到人们的目力的尽处:“北畔是山南畔海”,诗句看似极为平实,却高度地概括出闽中的地势:北边是山,山道弯弯;南边是海,海浪滔滔。风景美妙得可以入画,可以为诗,可以作为旁观者兴奋地指手画脚,可是,真的走马行船却实在不易。于是,便有了结句的“只堪图画不堪行”。这不仅是诗人由衷地慨叹,也是全诗旨意之所在。
诗为诗人客中之作,描摹的也是客地之美景,而透过这些“紫”、“红”的耀眼色彩,透过那些音韵和谐的声响,不难发现,诗人抒写的,原来是浓浓的思乡情怀,诗人笔下的景色,也都不知觉地印上了深深的乡愁的印记。于是,“菊”也好,“蕉”也好,乃至那“山”,那“海”,都成为诗人一种情感的载体,成为诗人以景抒情的绝佳选择。这就是所谓“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之意了。
诗人跋涉异乡,旅途艰辛,又恰逢秋日,慨然而萌怀乡之感,则成为一种必然。可诗人在诗中,却有意识地不直接言明,而是将极和谐的风景与不堪行走的矛盾娓娓地道出,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借此,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缘于内心深处的隐痛。于是,一种叫作“乡愁”的东西,也就隐逸于其中,弥漫于其中。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34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写福建厦门的诗词大全

    厦门,是一座美丽的海港城市,素有“海上花园”之称。厦门风景如画,集山、海、岩、洞、寺、园、花、木诸种神秀于一体。“一城如花半倚石,万点青山拥海来…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27
  • 客从南溟来翻译赏析范文

      《客从·客从南溟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4
  • 中考语文文言文各地试题分类详解

    中考语文文言文各地试题分类详解   1.齐齐哈尔市(09黑龙江省) 三 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1——27题,共35分)   (一)阅读《三峡》,(回答11——14题,共10分)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6
  • 奕秋文言文翻译

    奕秋文言文翻译   奕秋一文说明了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的道理。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奕秋文言文翻译,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奕秋文言文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34
  • 正公仲淹贫悴的文言文练习题

    正公仲淹贫悴的文言文练习题   范文正公仲淹贫悴①,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0
  • 《隋书·列传第六十六》阅读及译文

      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也。政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时所称。政明习故事,簿案盈几,剖决如流,用法宽平,无有冤滥。囚徒犯极刑者,乃许其妻子入狱就之,至冬,将行决,皆曰:“裴大夫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