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随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山随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的诗意:山景随着宴坐如画图呈现,水声透过夜窗像风雨传来。这两句化静为动。将致虚庵依山傍水的位置作了动态描写,“出”“来”二字将山水写活。
出自黄庭坚《题胡逸老致虚庵》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注释
⑴胡逸老:生平不详。致虚庵:胡逸老的书房名。
⑵遗金满籯(yíng):语本《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籯:竹箱。作:兴起,成为。
⑶“能与”二句:《东观汉记》载,梁商遇到灾年,就令仆人赶着牛车,米盐菜钱送给饥民,甚至连自己的姓名都不留下。《三国志·魏书》卷十《荀彧传》裴松之注引孔融写给韦端的书信说:“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明月:指珍珠。明珠出于老蚌,比喻佳子弟出于门庭。
⑷宴坐:闲坐。图画:一作“画图”。
⑸观水观山:一作“观山观水”。
⑹灵台:此指心。这里暗用了神秀和慧能两首著名的《菩提偈》诗意。末二句一作“莫将世事侵两鬓,小庵观静锁灵台”。

参考译文
藏书万卷可以用来教子,留金满箱往往成为祸灾。能与贫人共享年谷,定有明珠生长在蚌胎。山景随着宴坐如画图呈现,水声透过夜窗像风雨传来。观山观水都能领略妙趣,还有什么等污染灵台。

创作背景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黄庭坚离开谪居已久的川蜀,次年又贬往广西宣州。这首诗就写于两次贬谪之间,其时诗人的生活与心境都相对稳定。当时作者由湘返赣,途中经过胡逸老的住处,题诗相赠。

赏析
《题胡逸老致虚庵》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通过描写胡逸老书房的清幽环境托出其主人的娴雅清淑的性格,实际上也展示了作者自己澄明的心襟。全诗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多处用典,巧用衬托,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功力。
从诗中可知,胡逸老此人为人不慕荣利,雅有山水之趣。黄庭坚在敬慕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高雅情怀。
诗人先发议论:诗书传家能使后代成才,而遗金满篓往往给子孙招来祸害。这里用了韦贤的典故。据《汉书·韦贤传》,韦贤号称邹鲁大儒,教育了四个儿子,都很有成就。赞美了胡逸老的诗礼传家,显示其品格的清高,令人仰慕。首联二句劈空而来,气势惊挺。
颔联承上,进一步赞美庵主的仁爱之心。说他在灾年能拿出粮食与贫人共享,和气必能致祥,后代必得佳子弟。这里用了韦康、韦诞兄弟的典故。据《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裴松之注,孔融赞扬韦端的两个儿子韦康与韦诞为一双明珠。诗人意谓,胡逸老必能像韦端那样,明珠出于蚌胎,佳子弟出于门庭。
颈联转到正面写致虚庵。白天闲坐庵中,眼前的山景如一幅幅图画映出;入夜倚于窗前,只觉风雨飒飒而来。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评家认为这两句“奇”。之所以奇,是因为:第一,化静为动。将致虚庵依山傍水的位置,作了动态描写。“出”、“来”二字,将山水写活。第二,化实为虚。什么样的“画图”,尽可让读者去想象;夜来风雨是隔窗听到,并非眼见,也是虚写实事。第三,情景交融。五句写视觉,六句写听觉,整联都有能视能听的主体存在。宴坐的闲适,听雨的从容,都在不言之中。庵主高雅的人格、广阔的胸襟,与前两联一脉相承。只不过前两联是直叙,这里是衬托。
尾联总收全诗,照应开头。以闲逸之心观山观水,山水的妙境能常现于心目之前。而山水的清淑之气又能涤荡肠胃,使此心澄清无滓,一尘不染。这里一方面说胡逸老,另一方面也披露了诗人自己的胸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4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南山木叶飞下地,北海蓬根乱上天”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南山木叶飞下地,北海蓬根乱上天”这两句是说,当终南山树叶初落的时候,大漠之上已是风沙蔽日,蓬根乱飞的冬天了。以萧瑟的气候,喻指边境上的紧张局势。&ldqu…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9
  • 沁园春 纳兰性德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8
  • 石碏谏宠州吁

    朝代:先秦 作者:左丘明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蚤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03
  • 【双调】沉醉东风(垂柳外低低粉墙)

             无名氏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46
  • “陈希亮,字公弼,其先京兆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陈希亮,字公弼,其先京兆人。初为大理评事、知长沙县。郴州竹场有伪为券给输户送官者,事觉,输户当死,希亮察其非辜,出之,已而果得其造伪者。 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火,官…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4
  • 采桑子·九日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60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