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的诗意:那水中弯曲的芦苇,发出哗哗的声响;遥远的青山淡如青墨,若隐若现。这两句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意境深阔、淡雅。

出自厉鹗《晓至湖上》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注]
① 湖:杭州西湖。
②折:弯曲。
 ③景:影。

【译文】
 出了城郭之时,正值破晓,天色微明。站在湖边,平静的湖面令我心绪宁静。水面泛起了清凉的薄雾,渐渐弥漫长空。那水中弯曲的芦苇,发出哗哗的声响;遥远的青山淡如青墨,若隐若现。慢慢地我望见了那轮绚烂的朝阳初升,金色的晨曦中,只见三三两两的小舟静静地停靠在岸边。我怎能学得野鸭一般,在波光荡漾的湖面上,去追逐远方清朗的光影呢?

赏析:
这首诗情感丰富。从“人意静”、“寒雾生”等语可以看出作者喜爱幽静;“临水”、“稍见初日开”等词句则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之意;而从“安得学野凫”、“逐清景”又可看出作者向往自由以及对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此诗用清凉的晨雾,清淡的远山,清澈的湖水,清灵的野凫,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表现了诗人平静闲适的心态,愿象野凫一样回归自然的情怀。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是写景名句。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看,此联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同时采用了对偶的手法,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形象丰满,层次分明,构建了开阔、淡雅、幽静、清新的意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4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蝶恋花·记得珠帘初卷处

    朝代:清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记得珠帘初卷处,人倚阑干,被酒刚微醉。翠叶飘零秋自语,晓风吹堕横塘路。词客看花心意苦,坠粉零香,果是谁相误。三十六陂飞细雨,明朝颜色难…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607
  • 《陈烟小传》“陈绍,字光伯,毗陵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陈 烟 小 传 虞集 陈绍,字光伯,毗陵人。登咸淳乙丑进士第,年已四十六,调丹阳尉。绍以功业自许,乐仕边郡,举者满数。改官知朐山县。 岁甲戌,大元大兵渡江,江东西守者皆已降。大兵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1
  • 周邦彦《六丑·落花》

    周邦彦 蔷薇谢后作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339
  • 迎仙客・七月

    乞巧楼,月如钩,聚散几回银汉秋。遣人愁,何日休,织女牵牛,万古情依旧。 注释⑴乞巧:旧时风俗,夏历七月初七夜晚,妇女在月下穿针,向织女星祈祷,乞求智巧。 ⑵织女牵牛:指织女星和牛郎…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39
  • 卫象《古词》原文、注释和鉴赏

    鹊血雕弓湿未干(2),鸊鹈新淬剑光寒(3)。 辽东老将鬓成雪,犹向旄头夜夜看(4)。   【注释】 (1)古词:古代曾经歌咏过的事物。作者卫象生卒年无考,无法确定此诗的写…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88
  •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赏析及译文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宋代: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霜天晓…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