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的诗意:那水中弯曲的芦苇,发出哗哗的声响;遥远的青山淡如青墨,若隐若现。这两句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意境深阔、淡雅。

出自厉鹗《晓至湖上》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注]
① 湖:杭州西湖。
②折:弯曲。
 ③景:影。

【译文】
 出了城郭之时,正值破晓,天色微明。站在湖边,平静的湖面令我心绪宁静。水面泛起了清凉的薄雾,渐渐弥漫长空。那水中弯曲的芦苇,发出哗哗的声响;遥远的青山淡如青墨,若隐若现。慢慢地我望见了那轮绚烂的朝阳初升,金色的晨曦中,只见三三两两的小舟静静地停靠在岸边。我怎能学得野鸭一般,在波光荡漾的湖面上,去追逐远方清朗的光影呢?

赏析:
这首诗情感丰富。从“人意静”、“寒雾生”等语可以看出作者喜爱幽静;“临水”、“稍见初日开”等词句则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之意;而从“安得学野凫”、“逐清景”又可看出作者向往自由以及对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此诗用清凉的晨雾,清淡的远山,清澈的湖水,清灵的野凫,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表现了诗人平静闲适的心态,愿象野凫一样回归自然的情怀。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是写景名句。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看,此联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同时采用了对偶的手法,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形象丰满,层次分明,构建了开阔、淡雅、幽静、清新的意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4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论贵粟疏

    朝代:两汉 作者:晁错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530
  • 杨万里为人文言文翻译

    杨万里为人文言文翻译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1
  •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的诗词及鉴赏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   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苏轼词作鉴赏   这…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1
  • 《泾水黄·陇野茫》翻译赏析

      《泾水黄·陇野茫》作者为唐朝诗人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泾水黄,陇野茫。   负太白,腾天狼。   有鸟鸷立,羽翼张。   钩喙决前,钜趯傍。   怒飞饥啸,翾不可当。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3
  • 高中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规律技巧

    高中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规律技巧   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规律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0
  • 孟浩然――《登安阳城楼》

    《登安阳城楼》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县城南面汉江流,江涨开成南雍州。 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 楼台晚映青…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12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