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词语解释】
瞑:昏暗。
建德:这里指桐庐江流域。
海西头:指扬州,古称广陵,也称维扬

阅读练习
1.“维扬”是古代的一处地名,现今称为 。(1分)
2.对本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中的一个“急”字,不仅描绘出江流之急,还体现了诗人情感的不平静。
  B.在此诗中,作者以朴质淡雅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孤寂、空漠的月夜江宿图。
  C.颈联直抒胸臆,抒发羁旅之人思乡怀友的情感,彰显出诗人求仕不成的失意。
  D.此首五言律诗是以景托情,景情揉合的;景切而情深,构成清峭孤冷的意境。
3.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颔联。(4分)
4、指出这首诗前两联与后两联在情感表达上采用的不同手法。(2分)
5、颔联“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历来深受好评,请作简要赏析。(4分)
6.请对首联的“急”字进行简要赏析(2分)
7.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颔联。。(5分)
8.本诗前四句借景抒情,请试加分析。
9.有人评述这首诗的尾联说:“泪岂可寄?然无理之辞,却独有深趣。”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1分)扬州
2.(3分)C(错在“彰显”,即使有“求仕不成的失意”,也只是“隐含”;主要抒发的是“思乡怀友的情感”。)(诗人只淡淡地把“愁”说成怀友之愁,没往深处去揭示,因为他若将求仕失败说得过于直露,反而会给人带来尘俗和寒酸的感觉;再说,他的言外之意,朋友自然心领神会,心照不宣。)
3.(4分)“风鸣岸叶”是动态描写,“月照孤舟”是静态描写,动静相衬,更显环境的幽寂及诗人情感的孤寂凄凉。
4.①前两联:借景抒情;后两联:直抒胸臆。(2分,1点1分) 
5、以景传情,情景交融:“叶”和“孤舟”的意象,具有飘零的性质,表现了诗人漂泊不定的哀凄之情。而“叶”被风吹得簌簌作响,“孤舟”处于清冷的月色之中。更加强化了孤寂、凄凉、漂泊的情感。(4分,手法、情感各1分,描述分析2分)
6. 首联中的一个“急”字,不仅描绘出江流之急(1分),还体现了诗人情感的不平静。(1分)(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7. “风鸣岸叶”是动态描写(1分),“月照孤舟”是静态描写(1分),动静相衬,更显环境的幽寂(1分)及诗人情感的孤寂凄凉(1分)【以上两点都答到给3分】。(5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8.首联写天色已晚,诗人听到山中猿声悲哀,沧江水急流奔涌,涛声扰人;颔联写风吹得两岸树叶飒飒作响,诗人寄宿的小船在月下大江上飘来荡去,更显孤单。烘托出诗人怀友思乡的孤独愁苦之情。
9.泪,这里用了借代修辞,指思念家乡,怀念友人的孤独愁苦情怀,诗人希望通过本诗向远方朋友来倾诉。

二:
(1)首联中的“急”字因“引人遐思、情意深切”历来被人们赞赏,请简要分析。(3分)
(2)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3分)                                                      

答案 
(1)“急”既写出江水不舍昼夜,急速东流的情状,又使人感觉江水似乎无法控制,在急于寻找自己的归宿,而自己空度岁月,无所归依,心情也急切不安。
(2)①视觉和听觉相融合:残月孤舟,这是诗人眼中所见;风打树叶声,这是诗人耳中所闻。②借景抒情:借秋日夜晚桐庐江上萧索、零落的景象,表达诗人失落飘零、迷惘悲苦、孤寂无依的心绪。

韵译:
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
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
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
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
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
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
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离开长安东游时,途中寄给旧友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图:猿声在夜中传来江流滔滔不断,树叶萧萧而下,极写景色的寥落凄寂,同作者凄凄惶惶的心情互为衬映。后四句借景生情,怀念友人,情景融合得很自然。月夜宿孤舟,心中愁闷,自然而生怀友之情,因而热泪横流。全诗情景交融,更加突出作者对旧友的思念和失意后的愤激孤苦。
这首诗写作者长安失遇后,漫游吴越,夜宿桐庐江,将去建德,而建德一无亲故,故思念维扬旧游。诗中“广陵”、“维扬”都是扬州旧名或别称。隋场帝《泛龙舟歌》有“借问扬州何处在?淮南淮北海西头”。故“海西头”亦指扬州。

这是旅中寄友诗。全诗写江上景色和旅途悲愁,表现他乡虽好终不及故土之意,流露出奔波不定、颇不得志之情。开头两句有造作雕琢感。急夜流三字,若直说夜急流更顺畅得多。然而三、四两句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却是随手拈来,清新诱人,江上夜色,如置眼前,足见诗人何等大手笔。
诗的前半写景,后半写情,以景生情,情随景致,景情揉合,景切情深,撩人情思。

  夜幕降临,山色昏黄,以诗人失意更兼旅途孤寂的心情来感受,猿啼正是愁音。墨绿色的江水不舍昼夜地奔流,一个“急”字拟人,隐隐透出“逝者如斯”的生命之感。又两句皆暗用通感,“听猿愁”是把心觉移作听觉,“急夜流”则把视觉换为心觉,意境由之深邃。额联是一副工对,使人想到王湾的名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有异曲同工之妙.风鸣岸叶是动,月照孤舟是静,相一映衬,更显幽寂。颈联“非吾土”句,用王聚《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之意,感叹建德无友可投,因而忆念维扬。“猿愁”、“江急”、“风鸣”、“月照”合成的境界已十分凄凉,加之孤舟独处,来日不知何投,本一失意之心灵,至此竟被逼出两行清泪。情深语挚,令人感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5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名句赏析

    木兰诗名句赏析   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是一个深深扎根在中国北方广大土地上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在…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1
  • 木兰诗主旨句

    木兰诗主旨句   义教初二册课本认为《木兰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木兰诗主旨句,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因此把全…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8
  • 秦观《眼儿媚 楼上黄昏杏花寒》阅读答案

    眼儿媚 秦  观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阑干。一双燕子,两行归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注】清朝黄苏《蓼园词选》中云:…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52
  • 木兰诗前4部分的内容

    木兰诗前4部分的内容   引导语:木兰诗前4部分的内容是什么?下面由小编告诉你们吧,欢迎阅读!   木兰诗前4部分的内容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4
  •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传国玉玺上的八字,这是谁篆上去的?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传国玉玺上的八字,这是谁篆上去的? A.吕不韦 B.李斯 C.秦始皇 D.汉武帝 正确答案:B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112
  • 贾母的亲生孩子是谁?

    贾母的亲生孩子是谁? A、贾政 B、贾赦 C、贾敏 D、贾珍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