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寰《好事近》阅读答案附全词赏析

好事近
刘子寰
秋色到东篱,一种露红①先占。应念金英⑦冷淡,摘胭脂浓染。
依稀十月小桃花,霜蕊破霞脸。何事③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

[注]①露红:红色的菊花。②金英:精英,大自然精华英秀。③何事:为什么从事。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应念金英冷淡,摘胭脂浓染”中的“念”“摘”两字。(5分)
2.词的结尾两句(何事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表达了词人矛盾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3.词的上阕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                                                         
4.“何事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两句表达了词人矛盾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念”“摘”两字运用拟人手法,(1分)“念”字赋予红菊以思维色彩,“摘”字赋予红菊人的动作;(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菊傲霜、卓然不群的品格。(2分)
2.“渊明风致”表达词人希望像陶渊明一样归隐田园,固守本性。(3分)但“妖艳”句,透露出了其真正含义:词人之所以田园归隐是形势所迫,实出无奈,故其仍向往着某一天能够出仕朝廷为国效力。(3分)
3.词的上阕使用了用典和拟人两种表达技巧。(1分)首句“秋色到东篱”,化用陶渊明咏菊名句“采菊东篱下”,点明节令和吟咏对象。(1分)然后用“念”字赋予红菊以思维色彩,“摘”字赋予红菊人的动作:红菊想到大自然的精华英秀都冷落、萧条了,便摘取它那胭脂般绚丽色彩给这冷季节带来光彩。(1分)既暗示了词人隐居田园之意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菊傲霜、卓然不群的品格。(1分)
4.“渊明风致”表达词人希望像陶渊明一样归隐田园,固守本性,远离尘嚣,保持傲岸品德与高洁志趣。(1分)但“妖艳”句,即是说红菊你为什么要像陶渊明那样的风范呢?原来词人之所以归隐是形势所迫,实出无奈,故其仍向往着某一天能够出仕朝廷为国效力。(2分)词句托物言志地抒发了“出世”与“入“世”的复杂矛盾的情怀。(1分)

赏析:
这是首极少见的咏红菊之作,红色的菊花在词中成为词人倾诉心曲、寄托情感的对象。菊,花色以黄、白、紫、粉为主,红菊实为鲜见,故其十分珍贵,而以词的形式吟咏红菊者,更是寥若晨星。
  首句“秋色到东篱”,化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秋色“点明节令,“东篱”则让人一望而知吟咏对象,且又有暗示词人隐居田园之意。紧接着突兀而起,“一种”句不禁使人疑窦顿起。句中之“露红”所指显然是菊之色彩,显示出此花的非同一般,然为什么说“先占”呢?要得到圆满的回答,尚需读完后面的句子。“应念金英冷淡,摘胭脂浓染”,金英,此处作“精英”解,作者将鲜花喻为大自然的精华英秀;冷淡,冷落、萧条之意;全句的意思是说:秋风肃杀,花木零落,空旷的山野间失去了春夏季节里的万物葱笼生意盎然的局面,而在此时此刻,却有这红色的菊花于群菊中率先开放,占尽秋色,用它那胭脂般绚丽色彩给这冷寂萧条的季节带来些许光彩,并统率群菊尽其薄力与将临的严冬作最后的抗争。至此,“先占”之疑已作冰释。词人流露出赞誉之情是明显的,“念”字赋予红菊以思维色彩,“摘“字则完全是拟人手法,从而把作者对于红菊傲霜、卓然不群品格的推重与钦佩之情表露得淋漓尽致。
  下阕首句,继续展示红菊的特异风采:它从九月绽开花蕾,直至农历十月之际仍以飘然之姿红花不败,词人在初冬之际还能够欣赏到它的绰约芳姿;红菊艳如三月桃花,却又不像桃花那样红花满树冠若云霞,故词中有“小桃花”之说。“霜蕊破霞脸”,霜,借喻白色,白色的花蕊;霞脸,红色的花瓣好似仕女红红的俏脸。两个巧妙的比喻作为对其细部的描写,直将其形、神、色描绘得惟妙惟肖,犹如工笔细描一般。“何事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渊明,即陶渊明:风致、风范、韵致;妖艳,“妖”,艳丽、美好,而“妖艳”一词则有“艳丽而于庄重”的意思。此句的理解为全词之关键所在。词人追慕陶渊明归隐山村、远离尘嚣的傲岸品德与高洁志趣,他也企望能够像陶一样田园归隐、固守本性、赋诗作文、美名千古。他赞美红菊,把红菊的风致与陶相提并论便是最好的说明,但“何事”二字却与此义又有所矛盾。何事,“为什么从事”之意,即是说红菊你为什么像陶渊明那样的风范呢?再加上后面却十分妖艳”句,就透露出了其真正含义:他之所以田园归隐乃是开势所迫实出无奈,故仍向往着某一天能够出仕朝廷为国效力。红色,本身代表着热烈、奔放,与田园归隐显然是极不协调的。本词上阕中的“金英冷淡”亦有寓意朝廷人才寥落,慨叹自己怀才不遇的伏笔。可以说,作者正是这种“出世”与“入“世”的复杂矛盾心境下托物言志,抒发情怀而写下此作的。
  自陶渊明之后,凡咏菊者无不奉其为咏菊之鼻祖,本词中“东篱”、“小桃花”(陶有《桃花源记》)、“渊明风致”等一系列词汇、意象,也说明了这一点。随着这些意象的展开,红菊的诸多不凡特征与作者的复杂矛盾思想渐次表露而至清晰,却又分寸适度,露而不直,给人以思索想象的回旋余地。在创作手法上,本词故设悬念,欲扬先抑;词汇色彩鲜艳,运用典故娴熟自如,全词给人以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的印象,是一首格调高雅,耐人咀嚼寻味的咏菊精品。(周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58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山水田园诗鉴赏方法及试题解答(上)

    山水田园诗鉴赏 一、明确概念 1.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64
  • 杜甫《泊岳阳楼下》方岳《泊歙浦》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泊岳阳楼下①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泊歙浦 【南宋】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5
  • 诗经大明全文古诗赏析

    诗经大明全文古诗赏析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36
  •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试题阅读答案附赏析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1)马令《南唐书 ·党与传…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25
  • 刘黻《题江湖伟观》阅读答案附赏析

    题江湖伟观 刘黻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刘黻,南宋爱国诗人,…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4
  • 高适《塞上听吹笛》李益《从军北征》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①…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