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颉《小重山•端午》阅读答案及赏析

 小重山•端午   
[元]舒颉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 ,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尊敬。
本题是对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尤其是下文“谁复吊沅湘”、“树转午阴凉”,含义不难理解。

(2)手法:对比。
简析:上阙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阙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诗人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赏析:
“空惆怅”慨叹了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本曲以端午节为载体,从眼前所见的荆楚端午风俗写起,描画出一幅热闹繁忙的景象,与下片的“无人解”形成鲜明对比。但沅湘之水却把作者带入了历史,通过纪怀屈原抒发自己对元朝覆灭的感伤和不仕明朝的节烈,“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等诗句传达就是作者的伤感失落,而“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则表明了作者对元朝的忠贞决心。“树转午阴凉”,以景结情,情在景中,是古诗词的常用收尾法。可以收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余韵缭绕的效果。作者的悲观绝望之情溢于言表。
  历来写端午的诗词都很多,多半会提到屈原的旧事,借屈原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或者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失落情怀,或者赞扬屈原的精神而表明自己的忠义之心,总之,流不尽的沅湘之水,就是中国失意文人的辛酸之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梅尧臣),“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戴叔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64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秦观、李清照《减字木兰花》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减字木兰花   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是…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53
  • 周权《溪村即事》阅读答案附赏析

    溪村即事   元•周权   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1)古人曾赞&ldquo…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4
  • 杜甫《登高》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 1.请分析诗…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4
  • 木兰诗详略得当的好处

    木兰诗详略得当的好处   《木兰诗》在情节安排上,紧扣主题,详略得当。小编收集了木兰诗详略得当的好处,欢迎阅读。   这样的安排突出的正是对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赞扬。…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5
  • 周密《野步》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野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阅读 1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一种什么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诗的三、四句运…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9
  • 雍陶《塞路初晴》阅读答案附赏析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 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 ①行子:出行的人…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