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试上张水部》《酬朱庆馀》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人间责,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在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运用上这两首诗有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5分)
(2).有人说这两首诗“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话,流誉诗坛”,试从两首诗的内容方面对此加以说明。(6分)
 答案:
(1).都运用了“比”的手法(1分,答其他手法都不给分)。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2分);张诗,以越女和采莲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作品(2分)。
    (2).《近试上张水部》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不安和期待的心情(2分)《酬朱庆馀》表明张籍对朱庆馀才能的肯定(2分),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2分)。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可谓珠联璧合。

(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A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B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答案
A(不超过40字)A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
B(不超过40字)B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2)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不超过50字)
答案:“比”的手法。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等。

1.简述两位诗人作诗时的心情。(2分)
2.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诗题看,“近试”是临近考试之意;“张水部”是称张籍的官职:“酬” 为答谢。
B.“待晓堂前拜舅姑”是指新娘早晨拜见公婆。
C.“一曲菱歌敌万金”是喻指朱庆馀一定会金榜题名。
D.两首诗就近设喻、言此意彼;形象含蓄、耐人寻味。

3.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说明他们共同采用了哪种传统的诗歌表现手法?(4分)

阅读答案:
1.(2分)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考前所持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1分)张诗表现了对朱的欣赏,暗示他不必为考试担心。(1分)
2. A (2分)
3.(4分)都采用了“比”的手法。(2分)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1分)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等。(1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6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白居易《夜筝》阅读答案附赏析

    夜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 自弹自感闇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 别有深情一万重。 (1)简析两个“自”字的妙处? (2)音乐之美本在于声,可诗中对筝乐除…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66
  • 孟郊《秋怀(其二)》阅读答案附翻译

    秋怀(其二) 【唐】孟郊   秋月颜色冰, 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 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 肠中转愁盘。   疑虑无所凭, 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 声响如哀…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52
  • 于濆《辛苦吟》阅读答案及赏析

    辛苦吟 于濆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投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妹,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注】①嫫母:黄帝的妃子,貌丑。 (1)这首诗多处运用了对比手…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7
  • 郑之升《留别》阅读答案赏析

    留别 郑之升(明) 怅惘溪亭夕照明,绿杨如画罨春城。 无人为唱阳关曲,唯有青山送我行。 【注】①罨[yǎn]时:掩盖。   (1)一、二两句描述的画面是由哪些景象组成的?…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0
  • 马洪《昭君怨》阅读答案

    昭君怨 马洪 路远 危峰斜照,瘦马风尘衣帽。此去向萧关?向长安? 便坐紫薇 花底,只是黄粱梦里。三径易生苔,早归来。 1.简析词的前两句,语言有什么特点,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9
  • 《春泛若耶溪》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春泛若耶溪①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释】①…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