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黄雀行》阅读答案及赏析

野田黄雀行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注:①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继位掌权,对曹植心存疑忌,本诗作于曹植的至交丁仪、丁廙被杀之时。②捎:挥击,削破。③摩:接近、迫近。
1.“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2.诗歌是怎样以对比手法来塑造少年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分)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或用比兴手法),(2分)以树大招风、海阔生波来暗喻自己险恶的政治处境,表达自己内心的悲愤与忧惧,(2分)同时奠定诗歌悲凉的感情基调。(1分)
2.(6分)
①以黄雀的弱小与鹞的凶狠作对比,表达少年对强权的愤恨之情;
②以罗家得雀的喜悦和少年见雀被俘的悲苦心情作对比,表达少年眼见弱小被欺凌而无能为力的悲苦心境;
③以黄雀投罗的实写和脱网高飞的虚写作对比,表达少年救助友人的心愿;
④以初时对“利剑不在掌”的叹恨和结尾对“拔剑捎罗网”的向往作对比,表达少年对济难之权的希冀和实现凌云壮志的憧憬。    (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译文
高高的树木不幸时常受到狂风的吹袭,平静的海面被吹得不住地波浪迭起。
宝剑虽利却不在我的手掌之中,无援助之力而结交很多朋友又有何必?
你没有看见篱笆上面那可怜的黄雀,为躲避凶狠的鹞却又撞进了网里。
张设罗网的人见到黄雀是多么欢喜,少年见到挣扎的黄雀不由心生怜惜。
拔出利剑对着罗网用力挑去,黄雀才得以飞离那受难之地。
振展双翅直飞上苍茫的高空,获救的黄雀又飞来向少年表示谢意。

赏析:
《野田黄雀行》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的诗作。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继位掌权,杀了曹植的至交丁仪、丁廙,曹植却无力相救。《野田黄雀行》所抒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悲愤情绪。此诗通过黄雀投罗的比喻,抒写朋友遭难而无力援救的愤慨,塑造了一个解救受难者的少年侠士的形象,寄寓诗人的理想和反抗情绪。全诗意象高古,语言警策,急于有为的壮烈情怀跃然纸上。

史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借故杀了曹植亲信杨修,次年曹丕继位,又杀了曹植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忿,内心十分痛苦,只能写诗寄意。他苦于手中无权柄,故而在诗中塑造了一位“拔剑捎罗网”、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85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启《寻胡隐君》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寻胡隐君 高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1.结合全诗,赏析第一、第二句中&ld…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0
  • 姜夔《忆王孙·冷红叶叶下塘秋》阅读答案及赏析

    忆王孙 ­姜夔 冷红叶叶下塘秋。­ 长与行云共一舟。­ 零落江南不自由。­ 两绸缪。­ 料得吟鸾夜夜愁。 【注释】 姜夔(1155~1221…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27
  • 陶渊明《归园田居》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阅读练习及答案 1.这首诗可…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3
  • 萧泰来《霜天晓角·梅》阅读答案附赏析

    霜天晓角 梅 萧泰来 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 清绝。影也别。知心惟有月。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①赖得:亏得。 ②角:军中乐器。古曲有《梅花落…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3
  •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阅读答案及赏析

    小寒食①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nbs…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6
  • 带拼音的木兰诗

    带拼音的木兰诗   《木兰诗》赞扬了木兰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   mù lán shī   木 兰 诗   jī jī fù jī …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