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沈约《临高台》阅读答案

临高台

萧衍①
高台半行云。望望高不极。草树无参差。山河同一色。
仿佛洛阳道。道远难别识。玉阶故情人。情来共相忆。

临 高 台
沈约②
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
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可望不可见,何用解人忧?

[注]①萧衍: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年八十六。有集三十二卷。
②沈约: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济县西)人,与萧衍同属“意陵八友”。
(1)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萧衍沈约二人同登一座高台,采用同一视角观望,同怀念远在洛阳的情人,诗中都有借景抒情的妙笔。
B.萧诗中,作者登高怀远,思念之切竟使眼前的丛莽幻化出一条通往洛阳的道路,延伸到远方的情人身边。
C.玉阶通常是古代淑女伫立凝望之所,萧衍用玉阶来暗示自己期望故情人同样满怀思念,为下文“共相忆”埋下了巧妙的伏笔。
D.两首诗的开头都用“望”字,但两人诗中的“望”字却不同解:萧诗中“望”字做仰望解,沈诗中“望”字却做远望解。
E.两首诗的结尾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情人的相思,这增强了诗歌情感的感染力,也增加了诗歌的穿透力。
(2)同为登高怀人,两首诗歌的情感却有一定的差别。请你结合诗句谈一谈。(3分)
(3)萧衍诗的前两句如何表现高台之“高”的?请从作品语言或者修辞方法中任选一角度,具体说明。(3分)

参考答案
(1)AE(选对一项得2分)
(2)答案示例:萧诗后四句,想象旧时情人也在思念着自己,高台再高、道途再远也不能阻隔他们的共同思想,借此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沈诗“所思”却不一定去指情人,后四句在自问自答中流露出难以排解的忧愁和无可奈何的情绪。(3分,意思对即可)
(3)答案示例一:萧诗前两句连用两个“高”字,用最直白的语言,将高台的雄大气势展现在读者面前。
    答案示例二:萧诗首句用夸张手法写高台高耸入云,第二句再补充说明高台决然望不到尽头,极言高台之高。(3分,意思对即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8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赞美祖国美的古诗

    赞美祖国美的古诗   我们的`祖国有很多的壮丽山河值得我们去欣赏和赞美的,那么赞美祖国美的古诗有哪些?下面一起去欣赏一番吧!      赞美祖国美的古诗(一)   长江   大江东…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31
  • 白居易《琵琶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琵琶行 (诗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72
  • 谁率百人劫曹营,不损一兵一将:()

    谁率百人劫曹营,不损一兵一将:() A.蒋钦 B.周泰 C.甘宁(正确答案) D.丁奉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74
  • 宋方壶《中吕】朝天子 客况》阅读答案

    【中吕】朝天子 客况 宋方壶 雨潇潇一帘风劲,昏惨惨半点灯明,地炉无火拨残垦。 薄设设衾剩铁,孤另另枕如冰,我却是怎支吾今夜冷? (1)“【中吕】朝天子客况&rdquo…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2
  • 潘阆《酒泉子·长忆西湖》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酒泉子 【宋】 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呼…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8
  • 朱彝尊《鸳鸯湖棹歌(十二)》阅读答案及赏析

    鸳鸯湖棹歌(十二) 清·朱彝尊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注释:鸳鸯湖:即南湖。 棹歌:划船时所唱的歌。 穆湖:也叫穆溪,在…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