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沈约《临高台》阅读答案

临高台

萧衍①
高台半行云。望望高不极。草树无参差。山河同一色。
仿佛洛阳道。道远难别识。玉阶故情人。情来共相忆。

临 高 台
沈约②
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
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可望不可见,何用解人忧?

[注]①萧衍: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年八十六。有集三十二卷。
②沈约: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济县西)人,与萧衍同属“意陵八友”。
(1)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萧衍沈约二人同登一座高台,采用同一视角观望,同怀念远在洛阳的情人,诗中都有借景抒情的妙笔。
B.萧诗中,作者登高怀远,思念之切竟使眼前的丛莽幻化出一条通往洛阳的道路,延伸到远方的情人身边。
C.玉阶通常是古代淑女伫立凝望之所,萧衍用玉阶来暗示自己期望故情人同样满怀思念,为下文“共相忆”埋下了巧妙的伏笔。
D.两首诗的开头都用“望”字,但两人诗中的“望”字却不同解:萧诗中“望”字做仰望解,沈诗中“望”字却做远望解。
E.两首诗的结尾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情人的相思,这增强了诗歌情感的感染力,也增加了诗歌的穿透力。
(2)同为登高怀人,两首诗歌的情感却有一定的差别。请你结合诗句谈一谈。(3分)
(3)萧衍诗的前两句如何表现高台之“高”的?请从作品语言或者修辞方法中任选一角度,具体说明。(3分)

参考答案
(1)AE(选对一项得2分)
(2)答案示例:萧诗后四句,想象旧时情人也在思念着自己,高台再高、道途再远也不能阻隔他们的共同思想,借此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沈诗“所思”却不一定去指情人,后四句在自问自答中流露出难以排解的忧愁和无可奈何的情绪。(3分,意思对即可)
(3)答案示例一:萧诗前两句连用两个“高”字,用最直白的语言,将高台的雄大气势展现在读者面前。
    答案示例二:萧诗首句用夸张手法写高台高耸入云,第二句再补充说明高台决然望不到尽头,极言高台之高。(3分,意思对即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38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是第一部什么诗

    木兰诗是第一部什么诗   大家学习过木兰诗,了解木兰诗是第一部什么诗吗?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木兰诗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一、木兰诗是第一部什么诗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6
  • 柳永《卜算子慢·江枫渐老》阅读答案及赏析

    卜算子慢 柳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0
  • 木兰诗语言特点

    木兰诗语言特点   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木兰诗语言特点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木兰诗语言特点   《木兰诗》具有乐府民歌的…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5
  • 姚鼐《山行》阅读答案及赏析

    山行 〔清〕姚 鼐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①扑扑②趁春晴。 千层石树通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注释〕①舂(chōnɡ)锄:白鹭。②扑扑:鸟扑打翅膀之声。 1.请对一、二句中的&ld…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1
  • 经典诗词诵读木兰诗

    经典诗词诵读木兰诗   《木兰诗》所产生之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北朝尚武风俗之融合,而《木兰诗》之根本精神,则是中国文化之精神。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经典诗词诵读木兰诗,欢迎大家参考借…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2
  • ()被称为没羽箭。

    ()被称为没羽箭。 A.张清(正确答案) B.董平 C.花荣 D.王英

    题库 2022年9月8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